返回第237章 黄大仙最眷顾的土地(第2/3页)  三界好公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皂户屯人相当的自豪,我们才是黄大仙最眷顾的人!

    虽然黄大仙偶尔也跑去瓦屋屯拉点儿稀,毕竟很少,还是限于跟瓦屋屯相邻的地块。卧龙屯一点儿都没有!

    “好,那就藏马山了!”高小米微笑颔首,看来于乐的心底下,毕竟不只是一个皂户屯。这小子了不得啊!

    比我小了六岁……

    于乐和宁唯事站在池塘边上闲聊了一阵子,信步沿着山路往下走。

    瓦屋屯的场院里停了不少车,都是沽阳甚至沧海来游玩的。瓦屋屯临街挂了不少招牌,“老丁头农家乐”,“王姐全兔宴”什么的,粗数就有七八家。

    场院出口处,有老头带了红袖箍,停车费一律十元,凭农家乐开出的条子可以免费。

    “到底是蝇头小利。”宁唯事笑道,“咱屯里也开了两家农家乐,但生意比不过瓦屋屯。客人吃完饭要条子啊,瓦屋屯的停车场却不认。”

    “十块钱也是钱嘛,城里人其实更鸡贼。”于乐嘿嘿地笑,就像是看孩子玩闹,却是压根就没想帮孩子打架。

    “在你眼里,皂户屯和瓦屋屯,并无不同?”宁唯事虽然并不了解底细,也不开口询问,内心却是早已笃定了,这一切的改变,全都是因为于乐。

    而非子不语的黄大仙。

    山民都说黄大仙,那就黄大仙呗。

    没人需要对黄大仙做出来的事情负责。

    “城里人和山里人,也没什么不同。”于乐笑了笑,“但这么发展,确实是太粗放了点儿,环境会破坏掉。”

    道路两侧,多有垃圾堆积,街面上也是污浊不堪。

    远处有光屁股小孩当街便便,后面的黄狗等待甚急。旁边有灰狗溜达过来,分明有觊觎之心,黄狗洞若观火,狂吠警告。

    “你会把大伙儿都迁出去吗?”宁唯事突然问道。

    于乐一怔,宁校长还真是洞若观火。

    藏马山的发展远景,肯定不能是农家宴加采摘园的模式。

    此时仰头望山,郁郁葱葱,山清水秀,隐然有白雾缭绕。

    屯子里种再多树,其实也只是一种装饰。

    远看就是一块疤瘌吧。

    于乐没有跟人说起过,但心底下确实是想过的。等运作一段时间之后,在藏马镇东侧,也就是山野小店南边,建设一座水电暖煤气供应,尤其是下水道齐全的大型社区。而后逐步把藏马山人搬迁下来,像城里人一样集约居住。

    各屯子遗址,则恢复为山林。

    但这起码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

    宁校长竟恐怖如斯……

    见于乐略带苦笑地点头,宁唯事就笑了笑,也不解释他的猜测来由,“那你想过没有,山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几千年都是如此,你有什么权利把他们赶走?”

    我……山下的生活明明会更幸福,更方便,更现代化啊?

    能当城里人,谁愿意窝在山里啊?

    山里的四间瓦房草屋,换城里的三居室呢,我还是赶他们?

    在于乐的设想中,藏马镇东南方向,可以兴建一座配套齐全的宜居城市,远非现在的沽阳市可以比拟。

    “中华文明五千年,土地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的核心财富。就像过年时的春联,诗继世,耕读人家。耕还在读之前。古代社会阶级,讲的是士农工商。这也是一个次序。农在士后,在工之前。简单说来,农村和农民从来都不是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只是这几十年如此罢了。”宁唯事眼睛里亮晶晶的,浑身的儒雅气息。

    “你是说,建国之后,城乡二元制?”于乐思索着。

    “城乡二元制,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政策,也是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我们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