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求援-4(第2/3页)  大汉十三将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与说话的内容,与他对话之人,莫非是。。。?

    耿毅心神不宁地寻思着,随即,司马窦威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印证了其猜想。

    “够了!那日自蒲类海出发时我就私下里与你说过,既然同是袍泽,就不要总是挑起事端。虽说那些来自西凉的乡野村夫未经训练,的确比不了我带来的那些屡经战阵的精锐士卒,关键时刻恐怕难堪重任,作为什长和伍长也未必够格。。。”

    “对嘛!那是自然!耿恭这么做,刻意提拔他那护粮队的老部下,还不是为了在这支戍守的人马内培养起自己的势力,这才诓骗来那些西凉村夫跟着他背井离乡来这边塞喝西北风。你看,甚至连那两个侍卫也都被委以队率之任,这不就是明摆着任人唯亲嘛!”

    “可是!”窦威的声调这时忽然高了些,似乎是对窦齐刚刚中途打断了自己的话有些不满,但随即又压低了声音,大概是怕被旁人听到二人的对话,继续说道:“再怎么说,他耿恭也是朝廷钦定的校尉人选,位在你我之上。何况还是咱家窦大人向朝廷推举的,身为司马与主簿,你我自当尽心辅助其守住此地才是。无论他是姓耿还是姓窦!所以,无论是今天刚刚宴席之上,还是上回出发时那样,你这些总是刻意针对耿校尉与其手下人的举止,最好还是尽早适可而止,况且刚刚还是当着车师国王的面,事关我大汉天朝的颜面,同为窦氏一族,我也劝你以后也不要这么惹是生非了!”

    “惹是生非?”窦齐的语气里面似乎充满了不服气,“我这也能叫惹是生非?那不久前耿秉他那目无上司、公然违令,甚至和咱们窦大人肆意抢功的行径,就不是惹是生非了?!就算我这叫惹是生非,也是他们姓耿的先挑起来的。再说刚刚的事情,我只不过是席上提及了你之前的战功,那车师后王便自己主动愿意先敬你酒、而后再敬耿恭的。就算是乱了次序,又管我屁事?要怪你去怪车师后王去!你这人也是,我替你、也替咱窦氏一族争了面子,你却反而倒打一耙。唉,我这好心人可真是难做。我真的就不明白了,以你的资历,在这边塞却只是当个区区司马,还要屈居于耿恭那厮麾下,难道你就甘心吗?!我问你,你和我说句实话,你敢说你就从来没有想过当这个戊己校尉?!即便是咱家窦大人指定的姓耿的那小子,你心里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或怨气?!”

    不知是不是窦齐的这几句话戳中了窦威心中的软肋,一阵沉默后,窦威才缓缓地说道:“唉。。。诚然,我何尝不想要这校尉之职。。。?!但是,即便你也是为了窦氏一族着想,可这委任的命令到底也是朝廷的旨意,更何况背后还是咱们都尉大人的意思。我窦威岂能违抗?比起这个,如今更让我心怀担忧的反倒是你!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也在目睹的无数血泪教训中让我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关键时刻,还是凡事应当以国事为先。尤其是像此番留驻西域,甭管谁来当这个校尉,手下也一共不过几百人马而已。一旦匈奴遣数万大军来犯,大举反攻,别看今天这车师后王频频敬酒,可到时匈奴大军兵临城下,不倒打一耙、落井下石,就算对大汉忠诚可嘉了,西域这些墙头小国恐怕根本指望不上。而如果要靠朝廷的救援,自玉门关至此地也足有辗转上千里地,从玉门关到京师洛阳,又是千里之遥。就算派出的告急文得以一路顺利从咱们的驻地抵达京师洛阳,这期间就足足要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等朝廷批复、征调兵员、统军出征,再到大军跋涉千里赶到咱们的驻地,恐怕咱们这几百汉军的尸体都早已被黄沙掩埋多时、找得到找不到都不好说了。所以,我早已想过,要坚持到朝廷派军来援,真正能靠的,就只有咱们自己这几百汉军而已。若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本就危如累卵,内部若再心生嫌隙、勾心斗角,纵有金蒲城墙垒为屏障,敌强我弱之下,又岂有不败之理?窦主簿,有一件事不知你是否想过,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