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有(第1/2页)  文娱缔造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入夜。

    客厅里,坐着苏愈和韩轼。

    苏愈是韩轼打电话叫来的,至于为什么要叫苏愈,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从客观上能够用一个字来形容懒

    “吃东西了吗”韩轼简单的询问:“没吃那你帮完我的忙,在回家的路上时间刚刚好可以吃个夜宵。”

    韩轼只是随便问问,并没有邀请苏愈吃东西的意思,苏愈似乎也有心理准备,听闻之后并不意外。

    “会做手工风铃吗”

    苏愈点了点头,韩轼又问:“那么手工挂历和手工笔筒呢”

    “不会笔筒,但能很快够学,十分钟就能够学好,也差不多。”

    两人的交流模式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奇怪,苏愈一句话没说,但韩轼却好像全部听见了。

    说起来,苏愈面带微笑,之所以一句话不说,倒还真不是因为凹造型装逼,苏愈是半个哑巴,是根本说不出话。

    “笔筒、风铃、挂历,你看东西齐不齐全。”

    按照原主人的记忆中,苏愈的十指是他见过最灵活的,并且最修长的,打架厉害的同时手工也应当很厉害。

    至于原主人是为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就不要多赘述了。

    韩轼在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已经买了不少制作手工风铃是材料,现在这些东西全部都放在茶几上。

    “那就开始。”韩轼做在苏愈对面,看着苏愈动手操作,动作行云流水。

    唰唰。

    一时之间,房间中只剩下苏愈动手的声音,韩轼在一旁分解着苏愈的动作。

    两个小时后,苏愈一个人就做了三个手工风铃,两个笔筒,最后一个挂历,几乎是一个人的战斗力相当于整个八班了。

    真是生得一双巧手,十指犹如蝴蝶穿花,每件工艺品还都不同,并且不仅是花纹上的不同。

    比如三个手工风铃,有可以挂在窗帘上的风铃,更加有立式风铃,从形态上就有区别。

    送走苏愈后,韩轼将刚才记录的东西整理成册后,在满天繁星下看书。

    第二天。

    灰蒙蒙的天空,似乎在预示着有一场大雨即将来到。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韩轼今天心情不错,口中小声哼起了歌。

    “诶,在小声嘀嘀咕咕什么”马骏东突然从后面好像兔子一样蹦出来,拍了拍韩轼肩膀。

    “我念叨祖国的未来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民族的文化是否等着我去引领,道德的标杆需不需要我去扶正。”韩轼一段话就砸出了。

    “”

    马骏东看着韩轼,脸色一变祥做严肃,立即跟上:“原来你也在为这些事情担心,我还以为只有我会有如此道德高尚的情操,但是没想到你也是这样。”

    “国内经济不景气,新一轮的金融风暴,东南亚经济大崩溃,印尼大暴动,新加坡大贬值,美元又负增长,国内很多企业都千疮百孔,我想还会引起新一轮的全球骨牌效应的大衰退。”

    韩轼目光中,完全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继续道:“胡适说看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现在”

    “得,师哥我错了,这个逼我装不起了。”这一段下来让马骏东傻眼,立马止住看韩轼继续。

    这尼玛还金融风暴,马骏东只知道海底风暴一种雪糕,还胡适有点耳熟,但记不起来到底是干什么的。

    “怎么,你不是和我一样吗”韩轼看着马骏东。

    “不一样,绝对不一样,我只会随手装个,但您一言不合就开大招,我还能和您一样。”马骏东开始捧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