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番外之翊渊&晞光(一)(第2/4页)  表妹万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谨慎了一辈子的祖父,最终还是一朝不察,栽在自己得意门生的身上。

    或者说,是栽在了那个十六岁的少年皇帝的手里。

    后来,晞光也听到了一种说法,说皇帝其实早就得了密报,知杨松为扳倒政敌,擅以晞光祖父之名暗中奔走结党,但皇帝却隐忍不发,等到最后一刻,才将事情转到自己祖父的手上,还美其名曰由他全权处置。

    心机之深沉,可见一斑。

    祖父也是到了那时,才彻底明白了过来。

    当年那个不过七岁登基的幼帝,如今真的长大了。连裴相也要退出,以避免掣肘之嫌,何况是自己?

    皇帝不再需要裴相,更不再需要自己了。

    那个旧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晞光至今记得清楚,那一夜,祖父书房里的灯火,彻夜不息。

    次日,祖父上折,建议将此事交由大理寺查办,该当如何,便如何定罪。随后,祖父便以病上书致仕。

    皇帝准奏。不久,一道圣旨,晞光成了未来的皇后。

    她需为祖父守丧一年,故原本定好的大婚之期,也将延迟推后。

    ……

    晞光几位已出仕的兄长,因了祖父去世,和父亲张铭一样,皆丁忧。

    她那两个年长的兄长,皆走科举而出仕,丁忧之前,都在远离京城的偏远之地做着小官。

    这是祖父从前的意思。祖父自己虽地位显达,但宗族之中,却没有身居显位之人。

    他惜名了一辈子,不愿被人诟病自己借权势提拔张家子弟,却不想临了,栽在了一个他曾极为看重的得意门生手里,不可谓不是讽刺。

    祖父的丧礼,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几个兄长都已先回了老家。晞光因未来皇后的特殊身份,如今还留在京中的宅邸里,父亲伴她在京。

    晞光美貌出众,从小受家风熏陶,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又得家人宠爱,唯一遗憾,便是母亲早年去世,但二娘性情温柔,视她如同己出,她与妾母感情极好,故也无身世之叹,原本性子极其开朗活泼,整日爱笑,只这两年,感家中变故,这才笑容不复,慢慢沉静了下来。

    父亲身体本就不是很好,最近因为操办丧事,加上忧思过重,前些时日,染了风寒,一直没有痊愈。

    这晚上,她和二娘一道,将煎好的药送至书房,服侍父亲吃了,望着父亲愁眉不展的模样,极是心疼,忍不住道:“爹爹,女儿知爹爹心归田园,何不离京归乡?从今往后,便是种豆南山,也胜过如此被困京城,终日不得开怀。”

    张铭摇了摇头:“你为大魏日后的皇后,如此身份,爹怎能带你出京?”

    晞光垂眸半晌,终于鼓起勇气道:“爹爹,女儿也知道,皇帝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不喜咱们家,都是做给别人看而已。别人都羡我,我却不稀罕那个皇后之位,有什么好的!他便是真娶了我,日后只要存心,随便一个什么理由便能废了我。祖父为朝廷效耘了大半辈子,对皇帝忠心耿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帝却是如何待他?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我想起便觉心寒。我料皇帝也并无真心要立我为后,当初想必也是另有所想,趁如今这机会,爹爹何不上折,就说国不可一日无后,不能叫他因我而耽搁了国事?说不定他正盼爹你如此开口呢。等应了,那时我便陪爹回老家,种瓜种豆,再无烦心之事,岂不比如今这样日日担心要来的好?”

    二娘没想到她如此大胆,睁大眼睛,吃惊地看着她。

    张铭微微一怔,看向女儿。

    晞光刚满十六,正是女孩儿一生最为美好的碧玉之年。前几日除去热孝,但依旧着白,素衣衬的她愈发明眸皓齿,玉腕赛雪,宛如一朵初绽的娇蕾。

    她睁大一双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