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鲁迅反击(第1/3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1910年的学生运动,北京牺牲了两名高校学生和一名军警,社会这才对年轻人的狂热当头浇了一盆冰水,很多年轻人心灰意冷。; 很多社会名流,比如梁启超、辜鸿铭、严复等人,也开始写文章反思这场狂热的运动,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青年的“导师”鲁迅,指责他的思想毒害了一代年轻人,斥责他“抹黑中国”,对他曾经提倡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为金钱正名等思想展开了猛烈攻击,还批评他不爱国。

    鲁迅几乎激怒了整个中国: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他的思想,称“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他的学说。”在政治上,鲁迅也貌似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他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他功利主义;双方同时都反对他对金钱的正名。唯一支持他的人,就是大总统宋骁飞,他并没有罢免鲁迅教育部副总长的职务。鲁迅心生感慨,“我的文章,只要大总统一个人看就行。”

    可是就连这句话,也被一些无德无耻的伪公知在报纸上大肆批判:“鲁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拥有革命家情怀和艺术家气质的孤独旅者,一个胸怀天下又困于琐碎的书生,一个混迹于江湖又将闻名于朝堂的盖世英雄,现在他自己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来他也只是奴家心中只有皇上一人的货色”,还有人说鲁迅是在“舔菊”像当年给慈禧太后舔痔疮的太监安德海。

    这些攻击彻底激怒了鲁迅。给鲁迅带来的却是兴奋。出于反击,他专门建立了一个“鲁迅思想研究院”,发起了一场捍卫自己思想的新青年运动。鲁迅经常到各大学巡回演讲,回击各种关于他的批评。他经常跟青年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不能把世界让给他所鄙视的人”。

    鲁迅第一场演讲在北大的讲堂,题目就叫中国知识分子致命的自负:“中国知识分子从孔子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强调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这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知识分子头脑中的道德乌托邦。迷惑了中国几千年,也误导了中国几千年这种致命的自负,到现在依然存在。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要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跟知识分子构想的社会,是颠倒的,即不是按照他们的想法而存在的。现实中的人。都是自私的,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年轻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世界怎么会按照你的想法而存在呢两三千年来,我们的知识分子都强调道德,忽视了人性本身会随着社会的环境而变迁,也就是说好人也会干坏事,坏人也可以作好事,以至于我们的社会制度建设简直就是垃圾。年轻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世界有它本身的规则,这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风起了。你要往前走,风停了。你也还是要往前走。你们要明白:个人有权为了自己生活,选择自己的个人幸福并为实现这样的幸福而努力。在这种选择中,每个人都是唯一和最终的决定者,任何他人都无权决定他的幸福。所以,自私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应该作为英雄存在,以他自己的幸福作为他生活的道德目标,以创造性的成就作为他最高贵的活动所谓的文明,就是朝着一种个人社会的发展过程。野蛮人的整个生存状态都是公开的,受他所属部落的法规统治。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我们的新青年,需要有这种新的道德观念世界上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权威,包括我,你们靠得住的,也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人类是真正的英雄,是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我的哲学,总的来说,就是这样一种观念:人是一种英雄的存在,将他自己的幸福当做人生的道德目的”

    台下一千多名学生听了鲁迅的话,都热烈鼓起掌来。演讲之后,是互动环节,这时,北大的一位戴眼镜的学生刘半农站起来问:“周总长,不,鲁迅先生,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你以前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