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学生示威游行(第1/2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宋骁飞在中央委员的大会上宣布实行法治新政后,因为并没有宣布立即进行自由选举改革,有些学生还在街头不肯散去。北京高校学联的秘书长,他出身于湖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有抱负,在人群中振臂高呼:“我绝不认为中国民主的落后,是清朝几个昏君造成的,而是中国每个人造成的,因为制度是人创造的。我认为民主不是从上到下给予的,是靠自己争取到的。民主只有靠大家的觉悟,争取到才是可靠的,否则靠统治者施舍,得到了也会被独裁者收回去的历史和正义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一定要斗争到底”

    在的激情影响下,北京大学一百多位学生上街游行,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普选,严惩房地产行业的黑心奸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也相继出现内容相似的小字报。北京农学院、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大中专院校5000 多名学生,陆续上街游行,喊呼“争取民主自由”、“打倒复兴党独裁”等口号。

    京师同文馆的学生,贴出抵制校内体育活动的“倡议书”,有些班级贴出声援大字报,言辞激烈,从“要民主”转向“要人权”,各校还贴出一些标语。

    当时,这些观念都相当流行,西方思想在晚清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了年轻的一代,而随着宋骁飞力主推动白话文。鲁迅、梁启超推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当时,一些社团组织在中华帝国也有所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

    此前,学生也加入了一系列零散的抗议、罢课和暴力事件中,有的针对政治问题,有的针对学术和学校相关问题。但在主流的学生群体,他们并不想推翻复兴党。只是想限制它的权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青睐由布尔什维克主义来统治国家的想法。但是他们对复兴党一党的长期执政造成的营私心怀不满。

    那天,牵头的学生和代表开过一次会,学联各校代表来了三十人。会场在燕京大学,主持。游行示威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西单路北靠西一家亚北咖啡店二楼上。指挥部放在队伍外边的固定地点是便于各校来联系时容易找到。

    当时还准备去美国使馆寻求帮助,冯家遇作为中国陆军士官学校前身为北洋陆军士官学校的代表。否定了这个提议:“民主、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而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崇高追求。中国的事情,应当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决定。我们不需要外国势力的强加,不需要别的国家指手画脚”

    段宏纲、阮义勇等人也骑单车东奔西跑,非常忙碌。阮义勇担任了跟随队伍的总指挥,他此前和三位同学到出版社印刷厂取了传单,把传单拉到了女一中,又连夜分发下去。各校同学通宵未眠,红、绿、黄彩纸印刷的传单异常醒目。

    当时负责北京治安的。是陆军总长段祺瑞的心腹秘书徐树铮,他3 岁识字。7岁能诗,13岁中秀才,17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历史上因派兵收复外蒙古而声名远扬。经段祺瑞举荐,1910年他担任北京军警总队司令相当于现在的武警部队。

    徐树铮怕学生闹事闹大了,跟段祺瑞汇报,要求关闭北京各个城门。段祺瑞不以为意,笑道:“怕什么,我们年轻时也都为民主而斗争呀”

    于是,徐树铮只是关闭了部分城门,而且把应对策略改为重点控制高校,指令各校关闭校门。由西直门入城的清华和燕大的队伍全被军警关闭城门,阻于城外。这支队伍后绕道西城几个城门均不能入城,只好在城外进行示威游行和宣传。

    游行队伍原约定在北京西长安街新华门门前集合。徐树铮派军警已出动去包围了学校,学生们冲出了被军警把守的校门。北京高等师范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