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攻下锡金(第1/3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刚进入印度边境的英国援军,收到威廉的求助信息,加快了行军速度,等他们赶到锡金之后,就遇到了被蔡锷大军追得像丧家之犬一样的英国溃军,最后他们会师,英军组织六千英军和五万印度仆从军防守锡金。顶点

    这支英队的后勤却同样糟糕,自拿破仑战争以来,在亚洲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在亚洲的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而中华帝国的军队,是后起之秀,吸取了德国陆军和法国陆军的优势,在亚洲是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曾参加过对日本、菲律宾、印尼等的作战,拥有丰富的战地经验,中队的后勤系统也很完善。

    而那些印度仆从军的武器普遍落后,很多还是滑膛枪,而中国的民兵,即便是预备役的,都用上了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而现役的帝队,用的就是天龙线膛步枪。

    线膛步枪相对于滑膛枪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50码,并且精度很低。早期的线膛步枪也有很大缺陷,那就是装填困难,制造成本也很高。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陆军一个团曾装备线膛步枪,但实战表现并不比滑膛步枪好。英军对线膛步枪印象不佳。这个问题直到一个天才人物出现才加以解决,这就是法国上尉米尼。他是法军步枪工厂的质量检验官。经过大量的试验,他研制出一种新型子弹,这种子弹和现代步枪子弹已经很像。子弹是次口径的。从枪膛前部装入后,它可以自动卡入枪膛尾部的膛线,装填时间大为缩短。到中国制造新式天龙线膛步枪时,此时机器工业有很大发展,新机床使得加工线膛步枪的成本大为降低,伴随精度和射程的增加,瞄准装置也得到突破。枪后部的新式瞄准器,还使得步枪瞄准距离达到900码,而步枪有效射程达到500码。

    到锡金的英军陆地作战部队。包括1个步兵旅,1个轻装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每旅下辖3个团,每团3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100120人。这样整个军队6000人左右。每个英军士兵都负荷沉重,包括大衣、毛毯、一双备用靴子、换洗的袜子和衬衣、军便帽、水壶、步枪和60发子弹。此外还要携带45磅的咸牛肉和同样重量的饼干。

    英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常设单位是团,而英国骑兵的规模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编制,但编制不固定,通常轻重骑兵混编,基本单位是骑兵中队,炮兵属于独立建制,在战斗中由战场指挥官分配集中使用。

    这次英军指挥官换成了拉兰多勋爵。他是第七代贝尔福公爵最小的儿子,贝尔福家族成员曾出任过殖民大臣。外交大臣,声名显赫。他的先祖1804年加入军队服役,参加了拿破仑战争。拉兰多勋爵平步青云,显赫的身份和经历加之为人谦和使得他成为英国指挥官的不二人选。

    这次蔡锷碰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中国倾全力苦战一天,但还是没有拿下锡金要塞。双方使用火炮相互远距离攻击,英军获胜,中队士气有点低落,第二天向锡金北部山区撤退十公里。

    拉兰多勋爵率英军追击,双方在一个峡谷屯兵对阵。

    幸运的是,中队得道者多助。山区多雨,几场雨下来,潮湿、小昆虫和血吸虫侵袭英营,加上印度仆从军的卫生习惯极差,军营中霍乱爆发,7月22日蔓延到英营。英军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但瘟疫无法被控制。7月25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包括一万顶帐篷、16000双靴子和150吨粮食,使得情况更加糟糕。英军晚上没有帐篷只能在寒冷中入睡。

    鉴于英印联军带有瘟疫,锡金国王要求联军必须进行隔离,不让他们进城。7月27日清晨,联军又有300人因霍乱倒下。中英双方都派出部队侦察,但地形复杂,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