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莫斯科的崩溃(第1/3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今日两更,求订阅支持正版

    在敖德萨海战开始不久,俄罗斯帝国庞大而腐朽的战争机器,就已经现出了原形,帝国的官僚和士兵无心恋战,战斗能力基本上跟大清帝国的军队差不多。面对中国海军强势的炮火掩护,以及海陆空协同作战的陆军,敖德萨的要塞很快也全面奔溃,尽管中队也为此付出了伤亡五百多人的代价。邓世昌和曹锟的军队占领敖德萨后,还乘胜占领了尼古拉耶夫。

    尼古拉耶夫这个城市距黑海74公里,1788年设船厂,次年建市,1862年辟为商港。有铁路通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三个大型船厂,其中包括全国最大的尼古拉耶夫纳辛科船厂和氧化铝厂,按照宋骁飞的命令,这些船厂的设备很快被拆运回黑龙江。

    “俄国人那么多兵,不这么差劲吧”冯国璋接到曹锟的捷报,有些不敢相信,还跟曹锟发电报确认。

    曹锟回复说:“刚开始我也些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俄队,他们的举动完全失常,他们象一群瞎子一样,有的出现在这里,有的出现在那里,就这么从溃败奔向灭亡。这下我可以将功补过,回到大总统身边了。”

    曹锟因为杨翠喜性贿赂案,被宋骁飞调去了印尼,但考虑到这件事在三妻四妾的社会里,根本不算什么。曹锟这人又比较忠诚,还能打仗,便让他出征俄国,将功补过。

    与此同时,迫不及待扩张的德军,也抓紧了攻势,出动30万精锐陆军,闪电占领了基辅和华沙。将对布尔什维克的战线推到了莫斯科附近。

    德军前期的战争比较顺利,因为乌克兰人、波兰人受尽了布尔什维克血腥的镇压,对俄国人的民族仇恨很深,热烈欢迎德国人的到来。开战四个月,布尔什维克军队20个师少数突围,1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包括1万多名军官。正规军队几乎消耗殆尽。但当德国人将战争推到了莫斯科附近的斯摩棱斯克,这里是俄国人居住的核心区,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德军遭遇了猛烈的抵抗,布尔什维克用俄国人民的血肉筑起了牢固的防线。

    列宁命令布尔什维克的红军像当年抗击拿破仑的军队一样,实行焦土抗战。用大炮、火箭炮,放火摧毁前沿阵地道路两旁4060公里纵深地区的居民点,组织小分队,放火烧毁村庄、城市,而这些地方并无德国人,人民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死亡。俄罗斯人民又蒙受一次大灾难。

    1906年7月12日,布尔什维克内务人民委员会组建了20支“契卡”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里姆林宫、白俄罗斯车站、猎品市场等重要目标。为了日后开展地下抵抗运动,还在莫斯科全城设立了59个秘密军火库,在莫斯科附近砍伐了近105公顷的森林用来拖延德军的脚步,高层建筑上设有大量防空炮,半空中设有大量防空气球,晚间城市实施戒严和灯火管制。并事先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局大楼、“地铁”和“民族”宾馆内埋设了地雷。甚至连圣瓦西里大教堂内都设置了爆炸装置,因为有人猜测,德军攻下莫斯科城后,德皇威廉二世很可能会乘兴巡游这一景点。如果德军士兵真的攻入莫斯科,等待他们的将是人民战争。

    为了守住莫斯科,列宁给宋骁飞发电报,请求中国派军队帮助守卫莫斯科。宋骁飞电令冯国璋带领十五万新军进驻莫斯科。务必在1906年冬天之前,结束战斗。

    冯国璋带十五万中国精锐开进了莫斯科,按照布尔什维克官方的说法,在德军逼近莫斯科之际。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无数志愿者加入战斗行动,自发起来保卫家园。但事实上,冯国璋发现,莫斯科保卫战初期,很多布尔什维克的官员和百姓选择了弃城逃跑。

    冯国璋到了莫斯科后,布尔什维克国防委员会通过“关于疏散首都居民”的决议。很多俄罗斯人将其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