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妓馆存废争议(第1/3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

    感谢书友“plzj”的宝贵月票,求月票、点赞、打赏支持正版

    女子大学开办后,沈佩贞等女权主义者欢欣鼓舞,她们想乘胜追击,更多改变当时的社会。沈佩贞更是异想天开,她和唐群英等人组织“女子参政联盟”,大闹国会,要求国会立法禁止全国的妓馆营业。青楼行业在中国历史悠久,当时在欧洲和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合法的,所以自然遭到了多数国会议员们的反对,议案没有获得支持。沈佩贞大怒,竟然收买二十多位青楼女子,到总统府门前请愿,请宋骁飞下令宣布妓馆非法,国内很多报纸也报道了此事。青楼的存废,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舆论一时哗然。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设立国营妓院,收取税金,汉武帝又创立营妓制度,让妓女作为慰安妇为军人服务,体现出雄才大略的皇帝善解人意,关心士卒性苦闷的仁慈心肠。而到了隋朝,隋炀帝设立教坊,广纳歌舞艺人,纵情声色。唐朝沿袭了隋朝的教坊制度,风流皇帝唐玄宗更是扩大教坊机构,教坊艺人达到一万多人。

    过去有的官员还以妓女送人情,有贵宾过境,就送妓女侍寝。有的官员看中某个妓女,也可借给他狎玩,如著名诗人,也是大官僚,也被后人怒斥为大淫棍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就让元稹把杭州歌妓商玲珑借去玩了一个多月,他有不少诗歌,充满自豪地记载他嫖妓宿娼的行径。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扬州当官时,也常常出入扬州妓院,他的上司牛僧儒出于关心,暗地派人跟踪保护达数年之久。

    但宋元之后,理学兴起,重男女之防。对于官员狎妓有所限制,规定妓女只能为官员提供歌舞和陪酒这类活动,不能提供特殊服务,违者要受到各种处分。到了清代。商界人士交往谈生意,大都讲究在饭店和妓院“吃花酒”,也就是请客吃饭的时候有妓女坐在旁边唱曲子侑酒并在客人豁拳输了的时候替客人喝罚酒,称为“代酒”。

    在当时人的眼光中,不论纳妾还是嫖娼,一般都不认为是“品质败坏”、“道德沦丧”,不会从家族方面或社会方面得到太多的舆论谴责。特别是依附于贵族的文人墨客,还把这种行为描绘为风流韵事。而对于“淫人妻女”的行为,则认为是“道德败坏”,因为妓女可以防止“淫人妻女”的行为。所以一直合理存在。

    上世纪早期,社会上一些文人名士,去八大胡同的妓馆风流不算什么大事,更不是新闻。历史上,到五四那一年。报界还爆出北大某文科陈教授狎妓行为过分:“与北大诸生同昵一妓,因而吃醋,某君将妓之下体挖伤泄愤”。所以沈佩贞这一闹,等于捅马蜂窝了。

    而且,古代的妓女,和现在的不一样,多是从小学琴棋书画。当了船娘还得会吹箫,文艺女青年气质。而那些书生文人,家里的妻子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什么共同语言。跑到外面,不仅风流。而且还有共同语言,说得来,所以有好多千古佳话,当恋爱自由典范的。历史上,白居易、杜牧、柳永、苏东坡。都留下了千古名句。李师师、柳如是之类的,也都是留名青史的。不像现在,因为成了地下行业,没办法转型升级,彻底三俗,女子们就光卖身,没艺可卖了,即便命好混进了娱乐圈,也是堕落了。

    据说苏东坡当杭州通判,有个营妓投书,申请脱籍从良。老苏大笔一挥:“五日京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这是准了。消息传出去,另一个妓女也要求从良,苏东坡又判道:“慕周南之化,此意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不允。”这回没同意。为啥一个准一个不准啊因为这一位色艺绝佳,“艳帜冠全郡,先生惜其去”。所以,从这故事可以看出,古人是以比现在更开放的心态看待青楼女子的。而且,社会上所说的妓女概念,比现在说的性工作者范围要宽广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