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康氏变法(一更求订阅支持)(第1/2页)  重生之大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求订阅,支持正版

    朱红灯八十岁的老母,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听说洋人已被救,担心儿子的性命,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宋骁飞的面前,抱住他的大腿,声泪俱下求情:“巡抚大人,我儿一时糊涂,求大人饶他一命。我的大儿子已身亡,如果小儿子再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这把老骨头,就无人送终了。”

    宋骁飞扶起老太太,说:“老夫人莫急,本官这倒有一条明路,就看你儿子走不走了。”

    朱红灯看白发苍苍的老母为自己求情,于心不忍,不觉脸上也留下两行清泪,一听宋骁飞说还有明路,赶紧“哐当”扔了手中的刀子,跪在他母亲的身旁,说:“大人恩德,小人没齿难忘。不知有何明路,还请大人明示。”

    宋骁飞道:“本官看汝等皆系乡民练习技艺,本意也在保家卫国,与岳迷功、段二瞎子之匪不同。本巡抚将在济南以及各府成立警察保卫局,官绅合办,你们大刀会可以协助乡绅维持地方治安。”

    朱红灯问,“警察保卫局是什么”

    宋骁飞心想,这时跟朱红灯解释什么叫警察无异于对牛弹琴,便说:“类似于捕快,但专门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处理民众的小纠纷。”

    朱红灯本来就没有落草为寇的想法,加上有了用武之地,便和大刀会的二当家刘士端等人商议,最后同意接受宋骁飞的“招安”。为了表示诚意,朱红灯拍着胸脯说:“我将先带领大刀会的兄弟。去取岳迷功、段二瞎子的人头来见大人。”

    宋骁飞道:“这些匪盗来无踪去无影,还真令地方官府头疼。有你们帮助甚好,我会派五百官兵协助你们剿匪。”

    于是。一场人质危机化解了,朱红灯等人护送宋骁飞下山,到了路口,王士珍、段祺瑞、席慕青、大刀王五等人早在路口迎候,席慕青见到宋骁飞,像一位小女孩,众目睽睽之下,扑到他的怀里哭着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宋骁飞笑道:“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

    此后一个月,大刀会积极协助官府剿匪。朱红灯和刘士端竟然活捉了岳迷功,剿灭段二瞎子等匪众,山东境内,一时大治。

    宋骁飞便抓紧时间整顿吏治,创办巡警,查封了济南所有的烟馆,开办了山东大学堂,在各地建新式学堂,发展煤矿、生丝厂等。他还把詹天佑从北洋水师调出来担任总工程师,跟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合作,修筑了济南到天津的铁路,仅用七十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 并颁布了民法条例和商法条例。

    因为得到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又能充分利用淮军集团的各种资源,宋骁飞主政的山东面貌大变。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之一。加上申报、强国报等报纸的鼓吹。宋骁飞一时成为了大清国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名气超过了主办洋务多年的湖广总督张之洞。

    就在宋骁飞在山东的改革稳步推进时。李鸿章发来加急电报,让宋骁飞马上赶回天津。宋骁飞意识到可能朝中局势又有大变,便连夜从济南坐火车,赶回天津。

    第二天,宋骁飞赶去李府面见李鸿章。在客厅的炕上坐定,李鸿章告诉宋骁飞,这次是两个极坏的消息。

    宋骁飞道:“请恩师先说最坏的那个消息吧。”

    李鸿章说:“昨日早朝,翁同龢上奏皇上,黄河在郑州决口,户部奉旨先行垫拨银四百万两,后又续拨四百万两,若加上其他费用,共耗银九百余万两,查各省购买西洋军械存积甚多,铁甲快船,新式炮台,岁需经费以百万计,故奏请停购外洋军火两年,皇上准奏了。”

    “什么停购外洋军火两年”虽然这消息在宋骁飞的预料之中,但没想到坏消息来得这么快,当时军舰和火枪洋炮的技术更新很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