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冷若冰霜(一)(第1/4页)  过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常委会一开始,易本初就拿着一份材料,说县里关于养殖香菇的政策不能打折扣,一不能等、二不能靠,是今年后半年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急中之急,因为情势变迁的一些原因,显然之前在周边乡镇大规模发展香菇养殖的silu到了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与更改,经过慎重再三的考虑,应该在城关镇开辟一个新的基地,不仅仅是便于管理,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都是有着长处和优点的,这个计划可谓已经是相当的成熟了,这个是规划方案,大家看看。

    梅山一般常委会发言的顺序是书记先说,接着是兼着副书记的县长,然后专职副书记,再者是组织部长、纪检委书记、政法书记、常务副县长、再加上一个城关镇书记,而冯喆这个宣传部长作为后进的常委,所以排名和发言总是在最后。

    距离易本初最近的李开来刚刚接过了这份方案,严守一招手说拿过来我看看,李开来有一秒钟的犹疑,伸手将文件递了过去,挨着的几个常委一个接一个的,等文档递到了严守一的手里,严守一却看都没有看一眼顺手放在自己的手边,说:“香菇的事情回头研究,现在我就寺洼村移民的事宜做几点说明,我认为,寺洼村搬迁到城关镇,是比较合适的……”

    会议一开始,没想到&}易本初会这样做,更没想到严守一会这样反应,会场中的人俱都坐的端正了些,眼观鼻鼻观心。

    冯喆听着严守一的讲话,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易本初为什么急着要先议一下在城关镇建香菇养殖场的事情?东凡乡喇叭口出了事,严守一是觉得将寺洼村的人直接送到香菇养殖场做工人的计划有些行不通,所以有心将这些人移居到城关镇周边落户。

    城关镇对于其他乡镇而言条件比较优越一些,这样相对而言会让寺洼村的人产生条件性的满足感,从而不再闹事。

    可是易本初也看准了城关镇,要抢先一步的在城关镇建香菇养殖场,两人的用意有些殊途同归,但对于城关镇而言,一下子是不是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和工作量,会不会顾此失彼?

    严守一的话讲完了,大家还在沉默、在si考,易本初接口说:“严书记的讲话,我觉得很高屋建瓴嘛,城关镇地理便利,无论什么条件都不是其他乡镇可比的,如果将寺洼村的人迁居于此,非常合适,我个人完全同意并赞成严书记的这个提议,我也建议同志们在移民的问题上要和严书记保持高度的统一,同志们,移民的问题是我县当前关乎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大命题,丝毫不能含糊。”

    易本初到底是想移民优先,还是香菇养殖优先?他怎么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

    或者,他根本就是虚晃一枪,就是让严守一将寺洼村移民城关镇的事情搞成板上钉钉?

    那么易本初的目的何在?

    冯喆一直的低着头,他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许多人都在易本初和严守一的脸上游离,心想易本初的这番话是言不由衷的,甚至可以说是包藏着祸心的,香菇养殖在城关镇固然就好?寺洼村的人会同意搬迁到城关镇?

    城关镇条件是好,可有金子吗?

    易本初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在城关镇搞什么动作,单纯的就是激严守一。

    县长抓经济,书记统帅全局,经济的发展往往总是被全局观念所左右,易本初这会放弃了自己的主张高调的肯定了严守一,严守一就被推了上去骑虎难下:要是移民有了乱子,严守一该怎么办?显然的是要严守一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了。

    易本初说完,没人吭声,严守一也沉默着,冯喆这时说:“我觉得移民到城关镇的这个silu是好的,原因显而易见,县长说的在城关镇建香菇厂的事情,我觉得也可行,原因同移民一样。为了慎重起见,是不是开一个现场办公会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