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但愿(第1/2页)  过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3年3月,lu遥的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他给弟弟王天乐打电话报喜,说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领奖的lu费凑不够,急需弟弟帮忙想办法,天乐借了500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将lu遥送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1988年5月25日,lu遥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和病魔赛跑坚持创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创作,他写作最后一章时双手痉挛,泡在热水里半天才恢复知觉,为全书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他站起身来几乎是条件反射不受任何控制的把圆珠笔往窗外一扔,之后嚎啕大哭。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lu遥将消息告诉在延安富县采访的弟弟时,电话两端的兄弟,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心情都很复杂。接着lu遥说他钱不得够,需要弟弟为他想法筹借一笔钱去北京用以领奖买书等事用,无奈之下天乐敲开了时任延安地委副书记冯文德办公室的门,听了天乐的话惊呆了这位副书记,他出门去找到五千块钱。离开西安去北京领奖那天,天乐从延安赶到西安火车站将怀揣的5000元钱直接送到lu遥手中,对lu遥说:

    你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人民币怎么都好说,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去那里是要外汇的,我可搞不到!(此处重复三遍)

    lu遥只说了一句:ri他ma的文学!便头也不回的进了火车站。

    陈忠实在《白鹿原》问世之前,他穿着像个农村进城务工的包工头儿。据说无论谁找他闲谝,他都接待,但一语不和就会撵人,而且绝不气,仍是短语:走走走,赶紧走,额(我)还有事哩,来人便得狼狈逃蹿。那时,陈忠实抽的烟是味道极重的劣质烟。陈忠实说,日ta妈,咱没钱,抽这烂怂烟便宜么,劲儿大。?

    1991年的农历腊月25,历经六年,《白鹿原》创作完结。陈忠实回忆:在划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第六个原点的时候,两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背靠沙发闭着眼睛,似乎有泪水沁出……

    陈忠实比lu遥幸运,《白鹿原》问世后,他名声大噪,比起版税收入和他爱抽雪茄的高昂消费,陈忠实曾坦言,真正让自己“脱贫”的是影视剧改编带来的改编版权费(再次重复三遍),但他穿着仍是一身包工头的朴素,他的尊严全在内心在心灵深处。

    有次,一位高guan居高临下的说他,你在《白鹿原》之后咋再不写啦?你要体验生活嘛,要学习讲话精神要深入群众嘛什么什么的一大套官话。

    陈忠实只回复了一句话:你懂个锤子!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文学不值钱。

    文字不值钱.

    看着盗版又骂着娘的人永远比默默支持付费的读者多。

    莫言说,文学作品最害怕的就是雷同和大规模生产。

    看到《过关》的人,要么一开始就弃书不看,认为这不爽又整篇唠叨的玩意是个什么东西,作者就是一个神经病,要么就是坚持到了现在仍旧觉得难受的想骂娘。

    有后一种感觉的朋友,你们不觉得埋怨的其实是这个无奈的生活和蹉跎着的人生?

    过关已经快八十万字了,你们对它的内容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呢?在一开始,你们就分辨出了过关就是在过各种关隘的,那能轻快起来吗?

    即充满希冀,又不堪重负?

    既想和真实生活靠拢,又想恣意妄为挥洒如意,你们觉得过关会那样写吗?

    过完春节我的母亲住了院,我自己脊椎也有些问题,前两天左眼很疼,医生说别盯着电脑了,多活动,而后,电脑果然就响应了医生的话,寿终正寝了,这笔记本是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