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毋失我望(第2/3页)  汉魏文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白天装着泥土、沙石,用麻布盖着,假装运粮进城,做久守之计,当晚大车再度出城,就装满了城中的钱粮,一站一站往后运。等到返回永安,计点所得,嘿,这趟还真赚了不少

    只可惜赚得再多,也没法两三天内就把永安的城池给修起来,就靠这么一座破城,当初连郭缊两千人都拦不住,更别说高幹的两万大军了,更别说郭援可能还会调一两万人过来了。是勋只好自守城内,却把主力都驻扎在城外,曹性在东、夏侯兰在西、郭缊父子在中,总共六千兵马。

    就在高幹追来的前一天,呼厨泉、去卑得讯,也赶紧退出西河郡,逃回了河东,是勋让他们驻扎在汾水西岸,与主力之间有浮桥连通。后方贾衢也传来消息,他已经安置好了那些作为人质的匈奴人,并且打算把匈奴男丁全都赶上战场,怎么着都能再努出三、五千骑来。

    是勋掐着指头算算,嗯,我也有将近两万兵马啦,只要严密防守,就不怕他高幹的并州军。好,你来吧,郭援也来吧,且看我把你们全都牢牢地给钉死在这儿

    果然,高幹没几天就赶到了,在边境线上扎下兵马,也暂时不敢妄动双方的兵力比已经相当接近了,郭援若来,尚有一战之力,郭援要是不来,光凭高幹本部不足两万人,还真不敢贸然发起攻击。

    王柔又跑来见高幹,说追击的时机已然丧失,咱还继续跟这儿等啥呢就算郭援来了,胜负之数仍然是五五开而已,想一举击溃是勋。挺进河东。难度相当之高啊。既然如此。不如暂且收兵,遣将守御、恢复五县为好。

    高幹这两天火儿很大,郭淮临阵反叛是一桩恶心事儿,是勋在祁县全身而退又一桩恶心事儿,所以逐渐地受不了王柔到处散布失败主义情绪啦,当下冷笑一声:“叔优,吾闻卿弟彦云见在是勋幕下,有诸”

    他所说的“彦云”。乃是太原王氏本支二房的次子,单名一个凌字。本支世居祁县,长房王允父子为李、郭所杀,世嗣断绝,乃以二房长子王晨继之。王晨那家伙就是个土财主,几无所长,同族都认为其弟王凌王彦云可继大宗,王柔论年岁可以当王凌的爹,论辈分却只是他哥哥,两人关系向来不错。

    当日高幹用了郭淮之计。放空五县,王晨赶紧逃出县城。跑乡间围子里猫起来了,王凌为了整理家族在城内的产业,走晚了一步,遂为曹性所获。曹性这家伙在吕布军中是个异类,战场上虽极悍勇,战场外却并不滥杀,再加上王凌也是本地著名的世家子弟,所以只是暂时羁押起来,等是勋来了就老实上交。是勋一听啥,王彦云不禁觉得好笑:吾当得郭伯济,又得王彦云,命也夫

    王凌也算是后来的曹魏名臣,比张既、贾逵他们才能略差一些,普通镇守一州,也还算称职,最后因谋诛司马氏失败,被迫自杀。关键是,王凌的妹子嫁给了郭淮为妻,两家后来结为姻亲是勋想你们这哥儿俩,难道都要落到我手里吗老实不客气,强征王凌为门客。

    所以高幹如今就拿这事儿来责问王柔,说你们太原王家是不是跟是勋有勾结啊,所以你才老嚷嚷退兵王柔分辩几句,又大表了一番忠心以后,羞愧而退。下来就把一位同县的少年找来:“伯道,卿之所言是也,高使君非可辅之者”

    这位少年跟郭淮是总角之交,本来郭淮倒戈,想把他也给拉走的,但二人经过反复商讨,觉得这位还是暂且留在并州军中,找机会对王柔施加影响,将会更为有效。当下听了王柔的话,“伯道”便返回自己营中,写下一封密信,遣人送给郭淮。本来信里光打算写王柔之心不稳,可施反间之计的,但临收尾的时候,突然又听到一个消息,不禁大喜道:“此天佑我等也”赶紧把新的内容加上。

    郭淮收到信以后,匆匆跑来求见是勋,说我有一莫逆之友,可为内应,见有书信送来。是勋随口便问:“何人也”郭淮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