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战前策略(第1/4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法国沦陷,同盟国完全掌控了西欧,整个欧洲就剩下了苏联和亚美尼亚还在跟同盟国对抗。但后者背后有中华帝国撑腰,而且实际上已经跟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达成了停火默契。

    而英国加入了大中华共荣圈,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庇护,亦实现跟德国停火。虽然在非洲战场上,德意西联军跟英法联军还有战斗,但很快法国新成立的维希政斧和英国政斧都陆续下达了停火命令,意大利虽然不甘心,但是面对来自德国和中华帝国的压力,墨索里尼亦不得不暂停侵略英法殖民地。

    这样一来,欧洲除了瑞典和瑞士继续保持中立之外,就剩下苏联独自跟整个同盟国世界战斗了。

    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都对苏联投去了同情之心,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向来被看做是全世界的敌人,因此这份同情心亦是有限的。

    独自对抗整个同盟国世界令苏联陷入危险境地。面对如此庞大的压力,斯大林连续一个星期处于高度失眠状态,急的嘴角上火起了一大串的火泡。

    此时的苏联,尽管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但是整体上依然是德军和同盟队处于进攻态势,苏联红军处于战略防御态势。随着法国沦陷,德国和同盟队结束了法国战场,德军主力迅速调往苏联战场,而意大利、西班牙亦调集在法国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开赴东线加入对苏作战。另外,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也在不断向苏联战场增兵,一时间同盟国的军力80集中在了苏联境内,一口气灭亡苏联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

    斯大林一方面积极寻求跟中华帝国对话,试图寻求中华帝国的军事保护和支持,但中华帝国一直拖拖拉拉的,以意识形态不同而婉言拒绝。于是苏联退而求其次,希望中华帝国确保对苏联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的供应,同时希望亚美尼亚军能够从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邦和阿塞拜疆邦撤军,恢复苏联对该地区的统治。

    中华帝国以受到德国方面的巨大压力为由,拒绝将外高加索交还给苏联,表示将会劝说亚美尼亚在苏德战争结束后再交还给苏联。

    显然中华帝国不想把外高加索石油区还给苏联,亦或者想借此机会要挟苏联,通过石油来控制苏联。

    但为了安抚苏联,中华帝国表示会全力供应苏联所需石油,并且以最优惠的价格。但以苏联大部分石油化工工厂都被德军占领或者是摧毁为由,拒绝向苏联出口原油,而是由中华帝国进行深加工到成品油再卖给苏联,这样即便苏联得到的成品油较国际油价低不少,但实际上中华帝国得到的利润更多。

    斯大林见中华帝国有意看苏联的好看,意图假手德国灭掉苏联的意图同样很明显,心中虽然不快,却也无可奈何。

    另一方面,斯大林亦跟德国展开谈判,希望让出些利益就此结束苏德战争。

    但斯大林的热脸贴了希特勒的冷屁股。此时希特勒已经在苏联战场上摆下了620万德军,意大利军0万,芬兰军66万,西班牙军43万,保加利亚军36万,罗马尼亚军13万,总兵力高达1020万人,同盟拥有各式飞机11350架,各类坦克7588辆,各型火炮112万门,实力空前强大。

    反观苏军,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苏军战前的主力部队有350万人,但大部分被德军打残,战斗损失高达210万人,其中大部分被德军俘虏。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苏军业已完成了1520万的兵员招募工作,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苏联红军部队不到400万人,其他大多数都是没有大过仗的新兵,甚至妇女还组成了30多万人的部队。

    在装备方面仅有392万苏军拥有完整的武器装备,其中仅有56万苏军配备了先进的中械武器装备,其他苏军使用的都是战前苏联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甚至可以追朔到一战期间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