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5章 消耗战令德国再次陷入绝境(第1/4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西洋东岸的欧洲烽火连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法国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对面的德军无法突破。而马奇诺防线西头的阿登山区,由于法军得到中华帝国的提醒,在那里提前部署了重兵集团,使得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发动闪电战的企图破产。在北部,德军顺利的攻占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却被英法联军挡在了敦刻尔克里尔凡斯凡尔登一线,英法联军从光华四十年起陆续从中华帝国获得了先进的歼十战斗机、h5\h6轰炸机、28a3主战坦克、30轮式步战车、z29反坦克战车等大批的先进武器装备,极大的提升了英法联军的装备水平,使得兵力占据弱势的英法联军能够挡住德军的铁蹄,基本上维持战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二战爆发两年以来,整个西线战场上,意大利军和西班牙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英法联军仅仅用二十万兵力便死死的拖住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总共113万多的兵力。

    而非洲战场上,德军控制了北非大部分地区,中西非大多数也沦陷德军之手,加上意大利军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非洲基本上是同盟国的天下了。

    德国对南非的窥视由来已久,但是中华帝国在南非的利益更大,因此当德国有计划入侵南非之时,中华帝国立即表达了最强硬的反对,迫使希特勒收回军事入侵南非的命令。不过,南非的黄金和钻石对于德国来说非常重要,希特勒并不死心。一方面希特勒命令德国参谋本部制定一系列入侵南非的军事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希特勒尽快完成核武器试验,只有这样才能跟中华帝国平等对话。

    不过,德国的铀浓缩技术依然无法达到武器级别,在这之前,希特勒不得不忍受中华帝国的“剥削”。

    对于德方而言,尽管中华帝国进一步扩大了对协约国的先进武器出口,但这也造成英法协约国越来越依赖中式武器装备了,其本土自研武器能力遭到抑制,本土军火制造业遭到打击。反观德国,在中华帝国的武器出口限制的压力下,本土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在战场上,英法联军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只能在初期给德军以重创,很快德军便总结出对抗这类先进武器装备的方法,并且通过局部战斗的胜利,不断从英法联军手里获得先进的中式武器装备。德方立即将俘获的中式先进武器装备运回后方,并且组织大批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进行逆向研究,接着进行仿制,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不得不说,战争是武器装备的催化剂。中华帝国向英法协约国出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基本上只能维持半年左右的优势。半年后,德军手里迅速出现了针对中式武器的弱点进行作战的新战术,以及德军装备了一批通过对中式武器进行逆向山寨出来的先进武器装备反过来对付英法联军。

    1940年秋天,德国参谋本部为了尽快打破德法僵局,德队指挥部拟订的里尔战役计划,是要肃清里尔突出部的英法荷比四国联军,消除其对德军进攻巴黎左翼铁路大干线的威胁。

    在朗斯、阿拉斯120公里的宽大突破地段上,集中了德军第4集团军和丹麦仆从军第1集团军第31军共1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2511辆三号、四号坦克和约1300架作战飞机。

    德军想要进攻的里尔突出部的协约队由法国第二集团军7个新组建的机械化步兵师、840门火炮、430辆坦克和206架飞机。该集团军由于大多数都是新兵组成,防御阵地的工事修得十分薄弱,但却是法军当中装备中华帝国先进的28a3主战、30步战车、z29反坦克战车等现代化武器最多的一个集团军。

    8月8曰,德队未提前实施炮火准备,即在飞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