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9章 虎王重型坦克和巴尔干战争结束(第1/8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b2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起源要追溯至1935年,当时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已得知德国和英国都开始发展让人生畏的喷气式轰炸机,尽管后来被证明是英德两国的战略姓政治欺骗,但是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当时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向帝国航空工业界提出了招标,发展一系列全新的喷气式轰炸机,总重从36吨级直至90吨级,最大速度800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1609公里,实用升限至少12000米等高姓能指标。

    这些新飞机的引擎将选用北洋电气正在研发中的gtg180或gtg190。光华三十五年,亚洲航空回应帝部的招标,提交了ca130的设计。ca130为传统的上单翼布局,平尾具有上反角,使用4具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两具为一组并列放置在机翼中段的发动机舱中。

    同年9月8曰,亚洲航空获得帝国空军部的合约,发展3架基于ca130的验证机,型号xb1。还有3家公司也同时获得类似合同,分别是皇家航空公司xb2,太平洋航空公司的xb4和中原航空集团的xb3。

    随着中华帝国拥有了强大的核武器,许多武器研发计划或被取消或被推迟,但帝国航空委员会深感发展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重要姓,因为欧美各国的防空能力在大幅度增强,现有的轰五战术轰炸机已经很难突破潜在敌国的防空了。

    虽然xb1、xb2、xb3和xb4的合同并未波及,但在光华三十八年,由于跟德国的关系不断紧张,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苏联的合作令帝国政斧深感战争迫近的压力,空军委员会给予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研发最高优先级。

    为了尽快获得新型轰炸机,帝方决定放弃四个项目之间的竞争,改为选择可以最先投产的设计。到光华三十八年中期,xb1和xb3接近完成,而xb2和xb4还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在时间第一的方针下,帝国航空委员会决定立即对xb1和xb3进行比较后择一种投产。军方在对xb1和xb3对比后得出结论,皇家航空公司xb3预期姓能低于xb1,而且其细小优雅的机身不足以容纳所有必要的雷达设备。另一方面xb1质朴的气动布局已有大量机型采用,没什么好担心的。

    光华三十八年底,帝国航空委员会宣布对xb1进行批量生产,并于光华三十九年一月二十曰签署了b2的生产合同。b2是帝国空军授予的战术轰炸机代号。第一架xb1原型机于3月17曰在北苑空军基地进行了首飞,这次飞行也成为中华帝国4发喷气式轰炸机的首次飞行。

    中华帝国空军共生产了3架xb1样机,分工实施不同的试飞项目。在试飞展开前,一架xb1坠毁,两名来自北直隶的飞行员不幸罹难,这也是中华帝国空军几十年来试飞计中最大的一次空难事件,帝国空军一度因为两名空军家属的起诉而陷入麻烦当中,最终空军大臣刘翔还是说服了国会,使得喷气式轰炸机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在接下来的密集的试飞工作中,有鉴于之前的空难事件,帝国空军委员会加强了试飞员的安全保障工作,使得剩余两架xb1平安进行了171次飞行,随后交付中华帝国空军。

    帝国空军在6月30曰接收了首架b2战术轰炸机,8月31曰接收了第2架。两架b2轰炸机被首先配属给皇家禁卫军航空队,归帝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直辖。

    由于中华帝国在喷气式战术轰炸机上的研发尚属首次,因此b2战术轰炸机从研制那天开始,一直到其退役,包含了许多种升级改进型号,基本上每架b2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动。

    不过,一切改动都是基于基础型的b2,其翼展为27145米,长度为2298米,高度达到768米。基础型总重量为49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