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1/6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希特勒得知此事后,大为高兴,明白重水可以作为控制链式核反应的冷却剂,这样德国的核反应堆技术便卖出了一大步。

    每当想到中华帝国在光华大帝号上安装了近乎无限能量的核反应堆装置时,希特勒是又羡慕又嫉妒。如今海森堡已经证明了链式核反应是可以控制的结论,那么希特勒便野心勃勃的要在后续的几艘兴登堡级战列舰上安装核反应堆装置了,他非常好面子,不想这样被中华帝国比下去。

    然而,摆在希特勒面前的首要问题还是重水的产量。虽然德国科学家自己也在研究如何实现工业化生产重水,但是缺乏第一手核心技术资料。挪威政斧迫于中华帝国的政治压力拒绝将相关技术转让给德国,而中华帝国实际上早在很多年前就知道怎么生产重水了。

    希特勒想到中华帝国拥有巨大的重水储备,可以建设相当多的核反应堆,加之希特勒现在还认为中华帝国那么害怕德国获得重水,应该是担心德国利用重水来研制出核武器。显然,希特勒和海森堡都是这样认为的,这导致德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被中华帝国误导了,严重拖累了德国的核武器研制进度,在不久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率先研发出核武器的中华帝国,眼巴巴的看着中华帝国拿着核武器到处恐吓,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

    由于中华帝国全力阻止德国从挪威获得重水和重水生产技术,这令希特勒相当的恼火。

    尤其是海德罗号事件的发生,给德国直接造成几十亿马克的金钱损失,气得希特勒咬牙切齿,但是此时又不敢跟中华帝国真正的撕破脸,只好忍着。

    但希特勒和纳粹党并不是一个能忍的团体,随着希特勒学习罗斯福新政,在德国实行经济改革。到了1937年时,德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实力壮大起来的德国,在希特勒和纳粹党的煽动下,对实力曰渐削弱协约国阵营虎视眈眈。欧洲的大战的气味越发的浓重。

    不过,希特勒此时最担心的不是协约国阵营的力量,而是中华帝国的态度。原本希特勒认为只要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向协约国集团发起战争,中华帝国就会像一战期间那样保持中立。然而,随着希特勒大力建设德国海军力量,发起向中华帝国海军挑战的信号,陆军和空军也都在大力发展,使得中华帝国对德国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而希特勒宣布成立核物理工程,要求研发原子弹之后,中华帝国对德国的更是大幅度转变,这从中华帝国全力阻止德国从挪威获得重水和重水生产技术就可见一斑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摸不清楚中华帝国的态度,如果中华帝国因此而放弃中立态度,直接加入协约国阵营跟同盟国作战的话,那么对于德国来说,无疑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希特勒尽管从战略上藐视中华帝国,但是在战术上不得不重视中华帝国,因此在没有摸清楚中华帝国的真实态度的情况下,希特勒还不敢公然挑起跟协约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希特勒又不甘心,他现在已经坚信重水是建设核反应堆研制核武器的关键材料,尤其是核武器方面,希特勒梦想着拥有这种武器,那样他就有资格在军事上跟中华帝国叫板了。

    希特勒跟鲁道夫等纳粹党高层商议之后,认为正常手段已经无法得到重水和重水技术了。虽然ok一直保证很快就能够打败中华帝国的中央情报局在北欧的力量,夺取挪威重水技术,但是希特勒已经不耐烦了。

    于是乎,希特勒决定武装入侵挪威,一来直接占领挪威得到重水生产设备,二来可以借着攻击挪威试探一下中华帝国和协约国的态度。如果中华帝国和协约国继续奉行绥靖政策的话,那自然让希特勒捡个便宜。如果强烈反弹的话,也好视情况采取善后措施。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希特勒还是派出特使前往苏联面见斯大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