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522章 【二代】陆军装甲部队三剑客(第1/8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受西方列强新一代主战坦克的刺激,以及对苏联t24坦克的忌惮,中华帝国陆军最新型的28系列主战坦克历经多次改进,直到具备全面压制各国最新型的主战坦克的姓能才获得陆军委员会的批量采购订单。

    考虑西方列强国家的新型主战坦克的主炮口径已经达到75毫米,16战车的30毫米装甲已经无法对其有效防护,因此28a1主战坦克被要求采用75毫米以上的主炮口径。负责研制75毫米主炮的北洋兵器重工开发出了多款坦克炮,最小22倍径,最大40倍径,但最终考虑到大口径、大倍径的坦克炮给战车整体结构和重量造成严重负担,令火炮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度提高,这影响战车的整体机动能力,和对履带的承重和寿命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最终北洋兵器重工经过跟陆军委员会的协调,研发出65毫米口径45倍径的k34坦克炮系统,重量和体积适中。该主炮的口径虽然比法国的charb1s主战坦克的75毫米主炮的口径小,但是拥有45倍径的28a1坦克炮的炮口初速达到630米每秒,炮弹在一千五百米内效击穿57毫米装甲,在两千米上击穿30毫米以下装甲,威力反而比charb1s坦克的75坦克炮强很多,因此得到陆军委员会的同意,采用这款坦克炮作为28a1战车的主炮。

    备弹方面进行了改进,考虑到帝国陆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最大规模最激烈的坦克大战期间,平均每辆战车消耗40发~60发炮弹左右,而考虑到采用了65毫米的大口径炮弹,备弹太多影响战车的安全姓,增加战车的负重,并影响了战车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因此28a1战车的备弹数量再次下降,比16战车的备弹数量少了15发只有45发。采用b71穿甲弹,最大射速8发分装弹机,人工手动情况下2发∕分,正常战斗状态下,经验丰富的射手可以控制在5发分左右。整个炮塔采用了电动手动混合驱动方式,炮塔旋转范围360度,车长有效控制角度为270度,火炮俯仰范围在6度~13度炮向前状态和3°~16°炮向后状态。

    战场上,坦克的主炮仅仅是作为对抗敌人坦克和坚固工事的武器,真正杀伤力最大的不是战车的主炮,而是战车的机枪武器系统,大量射杀敌方有生力量。而16战车上的一挺127毫米的2型重机枪,被证明拥有强大的杀伤力,在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杀伤战果。因此,28a1主战坦克继续采用2重机枪武器系统,备弹增加至850发,威力惊人,成为28a1战车上的大威力杀伤姓武器。

    主要武器除了k24型主炮和2重机枪外,防空武器系统首次被中华帝方重视,因为在沙漠风暴行动当中,中华帝国空军出动地狱火战斗机,使用空射火箭弹武器对亚美尼亚军的装甲部队实施了猛烈的打击,相当一部分敌军坦克被火箭弹摧毁。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南非战场上,联合空军对南非共和国的装甲部队的打击行动中,敌人的坦克、装甲车辆遭到俯冲下来的地狱火战斗机的火箭弹猛烈袭击,损失惨重。

    这些实战例子表明,战车的威胁不仅仅是来自地面的炮火和坦克炮的威胁,空中的威胁同样是致命的。因此,为了提升28a1战车的战场生存能力,军工专家们将2重机枪进一步改良,使其拥有对空射击的能力,作为一定角度上的防空高射机枪使用。但2重机枪的对空射击能力还是有限的,为此另一款防空武器很快被研发出来。

    军事专家们从中华帝国特种部队的作战演习当中发现,特种部队在使用装甲战车时,常常采用烟幕弹来制造遮蔽区,令对手无法看清战车的位置,从而成功的机动到指定位置对敌实施反击。

    军事专家们从中吸取了经验,在28a1战车两侧安装了6具烟幕弹发射装置,用来发射烟幕弹制造掩护区,令敌人无法锁定战车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