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钱多了也是个愁【二更】(第1/5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大工业基地最后一个蒙古工业基地也完成了,得益于由燕京直通白云鄂博地区的干线铁路的完成。由于是新建成的工业基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达到93。主要以采矿业、畜牧业、牛羊肉加工等为主,将矿石、毛品、肉食等向京津唐地区输出。

    京津唐工业基地保持全国龙头地位,稳定增长,增速为29,其他四个工业基地增速较去年放缓,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增长28,钢铁和煤炭依然是主要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184,依然以轻工业为主,不过受上海船舶重工的刺激,兴起40多家造船企业,制造业渐渐兴起。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大幅度回落,只有12,因为美菲战争结束,出口放缓。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增幅加快,达到31,得益于中华帝国对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视,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便成了支援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经济中心。

    直隶钢铁公司改名为帝国钢铁集团,依然是帝国重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华帝国1906年钢总产量达到1780万吨,稳居世界第二,而第一的美国则达到了2018万吨,差距还是很明显。第三的德国为1130万吨,英国第四,为528万吨,沙俄第五,为290万吨,法国位居第六,达到288万吨,意大利第七,总产量102万吨,曰本的钢铁得到美国支持,迅速起步,突破10万吨大关,位居世界第十二位。

    受中华帝国海军工业的蓬勃发展,帝国各大造船厂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大规模建造军舰,订单总额超过20亿龙币,庞大采购合同直接带动造舰相关产业7万多家企业和工厂直接获利,工业产销衔接状况非常好。全国新增三万家企业,12万多家企业间接受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2。

    铁路方面,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前四年完成。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其中政斧完成干线和复线铁路9万公里,运营8万公里;民间完成支线铁路18万公里,运营172万公里。全国成立了大大小小79家铁路运输公司,极大了促进了中华帝国各省市之间的联系,为帝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照詹天佑9年前的铁路计划,全国32万公里的铁路还差5万公里,其中政斧干线1万公里,民间支线4万公里,都位于最难开凿铁路的地区。然而,随着中华帝国夺取俄国大量的土地,新增广阔的北疆区、东疆区、西疆区,同样需要修筑铁路。

    自1903年中俄战争过后,铁道部在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基础上,扩建南北纵横交叉的两条主干线,支线延伸到国内各省。这样干线铁路增加了1万公里,支线铁路增加了2万公里,全部划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当中,预计在1912年全部完成。

    届时,中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将达到35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城市和边疆军事要塞。

    同样,铁路建设的同时,中华帝国的公路建设也在快速增加。由于全国工业的发展,巨大的国内贸易市场急需要大量的公路来支撑。

    交通部和商业部经过研究后认为,目前中华帝国的商业发展速度飞快,公路每年的建设里程远远跟不上商业的快速发展。为此,交通部决定大笔投入资金,在未来五年内完成20万公里的公里建设项目,届时中华帝国将拥有100万公里的公路,其中战备国道25万公里,商业带有收费站公路48万公里,村镇3级公路27万公里。另外民间自发修建的三级以下标准的公路不再范围之内。

    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继续保持高额贸易顺差。全年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5。其中,出口405亿美元,进口215亿美元,进出口相抵,顺差19亿美元。这部分顺差主要是中华帝国对外出口战舰获利,另外中华帝国的钢铁、医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