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两年同盟(第1/4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00年的夏天很快到来,作为北半球的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在不断的升温。

    这一年,世界各国的政客和军事家们除了关注布尔战争和美菲战争外,剩下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中俄两国正在不断升级的边境摩擦上面。

    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工程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个节点,规模之浩大,一直被欧美列强们认为是俄国向远东扩张的标志。而沙俄在欧美列强们面前的种种游说中,尤以渲染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为主,其目的是营造对中国开战所必须的国际舆论优势。

    虽然俄国在欧洲大陆的人缘很差,但是欧洲大陆各国都摄于俄国数百万军队的强大威慑力,加之欧洲白人世界并不愿意看到东方黄种人崛起。此前欧洲各国为了消耗俄国国力,一直暗中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俄作战,几个世纪以来利用奥斯曼帝国成功的消耗了俄国的国力。如今,欧洲各大陆国家出于将俄国的祸水东引之目的,于是故技重施,挑唆中俄开战借机消耗俄国国力以减轻俄国对欧洲大陆的威胁,消耗中国国力,进而欧洲列强可以卷土重来,最终把中国重新纳入他们的殖民市场之内。

    可以说,欧洲列强们都没有安好心。

    6月18曰,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访问巴黎,双方在私底下进一步签署了一系列秘密协定,包括进一步强化了同法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将俄法联盟从欧洲扩展至亚洲,在对华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以及法国政斧同意在德法边境、奥法边境牵制同盟队,缓解同盟国对俄国的军事压力。

    俄皇在法国访问期间,法国政斧免除了一部分俄国到期债务。同时法国政斧再次向俄国贷款五亿法郎,折合两千万英镑,并鼓励法国国民购买俄国国债。法国一些大资本家们得到风声,法国政斧和俄国方面纷纷向他们保证,投资俄国国债将一本万利。被政斧引导的一些投机商、银行家们和一大批认为中俄战争中国必败的法国人纷纷购买俄国国债。

    这样,尼古拉二世对巴黎的访问之后不久,俄国便获得了来自法国政斧和法国工商界高达三千万英镑的战争国债。

    随后,尼古拉二世又访问了德国柏林,同他的表兄弟德皇威廉二世会晤。双方同样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例如俄国答应在同德国、奥匈帝国的边境地区减少驻军人数,减少重武器的部署。在对华立场上,俄国要求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可以在战时为俄国海军提供煤炭补给。

    此时,德国将注意力转移到海上,视英国为强敌,因此德国和俄国的关系较以前已经大为缓和。尤其是俄国许诺在波兰地区减少驻军和削减重武器,这让德国非常高兴。因为波兰边境线上的俄军离着柏林只有180英里,德国视俄国为敌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俄军一旦在东普鲁士地区打一场胜仗,就可能直逼柏林。如今俄国为了在远东展开攻势,削减在波兰的驻军,对于德国的安全来说是大好事情。

    对于尼古拉二世的提议,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同意。作为回报,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德国海外领地可以为俄国海军提供补给,同时德意志帝国银行借款给俄国两千万英镑作为俄国的战争国债。

    这样,当尼古拉二世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为俄国筹集到了五千万英镑的战争资金,同时强化了和法国的军事同盟,以及稳定了同德国和同盟国集团的关系。尤其是后者,同盟国在俄国边境上牵制了俄国大量的军队,改善关系后,俄军可以从欧洲抽调八十万精锐开赴远东。

    在东欧和西亚地区,沙俄政斧最大的敌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过1896年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遭到国际孤立后奥斯曼帝国又陷入了国际银亏危机不能自拔,奥斯曼帝国国内爆发不断的反对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读才统治的运动,阿卜杜勒哈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