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投降之议(第1/4页)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花了不少时间把本书各个时期的地图做了出来,有详细地名哦,稍后发布在贴吧,大家可以去看。

    一千羽林军仅仅花费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攻克了土门关,期间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以至于韩腾的强攻计划不得不取消。当然,这恐怕也是韩腾自己愿意见到的。

    趁着士气旺盛,韩军没有丝毫的停留,直奔井陉而去。在井陉城下,韩军总算遇到了像样的抵抗。县尉韩扩身先士卒,硬是将韩军抵挡了两个时辰。但这也是他最后的绝唱。占据优势兵力的韩军四面攻城,不给赵军一丝喘息的机会。随着赵军伤亡的加剧,赵扩可以动用的兵力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原本严密的防线被韩军撕开一个又一个的小口子,赵军旋即崩溃。赵扩回天无力,战死沙场。县令赵野唯恐生灵涂炭,下令投降。井陉在一夜之间落入到韩军的手上

    因为赵野的极度配合,韩腾只留下了一千精兵控制井陉,尽量掩盖韩军叩边的动静。对羽林军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时间。如果消息走漏出去,赵国一定会征召大军围剿自己,奇袭武安也就无从谈起。完全隐藏行踪是不可能的,韩腾可以做的就是和报信的赵军斥候赛跑。

    谨慎起见,韩腾带领羽林军出东门二十里后才折返往南。算上之前自己不着痕迹地透露的要包抄赵奢大军后路的消息,韩腾有理由相信,即使邯郸知道了自己的存在,也不一定那么笃定自己的真正目的所在。

    井陉城破的时候,武阳方面的血战正酣。蜀郡郡尉李毅集中了蜀郡大半的兵力,将蒙骜的大军死死拦了下来。一方死不退让。一方拼死前进,剑与盾,火与血的碰撞,伴随着生命的逝去,演绎成绝唱。双方的士卒杀的已经麻木了,能用的手段也全都用上了。剩下的就是比拼双方的意志和决心。武阳身后一百里即是成都。秦军已经没有退路。同样的道理,对韩军来说,只要越过了武阳,成都就好比一个身无寸缕的弱女子,任由韩军的蹂躏。虽然看起来秦军越杀越多,但这也反映了成都的兵力越来越少的事实。双方都相信,只要多坚持一下,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己

    韩军从不认为自己会输,刚刚拿下巴郡的兴奋没那么容易消散。何况汉中在手。蜀郡已是瓮中之鳖,挣扎不了多久。自华阳之战开始,屡战屡胜带给韩国的是极大的荣耀和自信心。亦如之前的秦军一般,战斗一旦开始,韩军就不会相信强大如自己会失败秦军残余的骄傲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再次失败想要武阳想要成都可以,拿命来取吧

    成都已经开始戒严,执行宵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蒙骜大军主力虽然到不了成都,但总有小股的斥候走山间小道进入成都散播谣言。诸如李毅战死,李毅投降等前后矛盾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成都的百姓见面的第一句话已经从打招呼变成了讨论近在咫尺的战事。所有的人都忧心忡忡。富贵人家担心会不会被清算,能不能延续富贵;贫苦人家则担心韩军会不会屠城,自己要不要在城破后远在他乡。

    成都兵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是出于担心城中的豪族会密谋起来献城乞降的考虑,也许是限制百姓外逃和韩军细作入城,总之。成都四门紧闭,将自己与世隔绝掉了。

    郡守府里,李冰对着面前的战报不知道该忧还是该喜。喜的是蒙骜的大军止步于武阳城,忧的是秦军惨重的伤亡。这才开战六天,秦军的丧亡已经超过了一万人。这样下去。半个月后,即使韩军不攻城,武阳也会没有一兵一卒驻守,为何死光了可韩军丝毫没有断粮的迹象,源源不断的韩军自江州而来,韩军怕是彻底平定了巴郡。

    “算了能守多久算多久吧咸阳应该知晓了巴郡失守的消息。如果可以动兵攻打下汉中的话,自己的压力会减轻许多还是找郡丞安排下往武阳运送粮草的事情吧”李冰抛开了烦恼,自顾自地说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