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伊阙伊阙!(第1/3页)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军的铁骑推进的实在太快。

    趁着黑夜,一万赵国铁骑潜伏在伊阙东门十里以外的小山岗。在接到“秦军”内应的火把信号后,赵军马借人势、人凭马威,只不过片刻功夫就冲进了伊阙城。

    秦军还试图顽抗,可惜双方间巨大的力量悬殊不是士卒的悍勇可以弥补的。城头的秦军不过抵抗了不到一刻钟就死伤惨重。

    “王黎,现在如何是好啊”望着被赵军逼得步步后退的秦军,公孙云心急如焚,拉住了带自己前来的五百主。

    “太守为今之计,只能是死守待援了。城中还有三千大军,想必此刻已经听到这里的动静了。等援军一到,我们拼死反击,说不定还有活命的机会。”

    “死守待援”公孙云喃喃低语。

    就凭城头的五百秦军不,现在只剩下不到两百的秦军了。没等援军到,自己就曝尸城头了。何况城里只有三千大军啊眼下敌军隆隆的铁骑一眼望不到头,少说也有一万多人,区区三千秦军哪里会是敌军的对手看来,伊阙城失守已是必然。

    “不行,我不能死在这里。我还有大好的人生,我还不想死。”公孙云念叨着。

    “王黎,我看敌人人多势众,顽抗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我们投降吧”身为文人的公孙云想出了一个看上去唯一活命的主意。

    王黎厌恶地看了公孙云一言,说道:“太守,投降可是死罪啊我们老秦人可没有孬种太守还是安心待在我身后吧只要我不死,太守是不会有事的。”

    投降那可是罪及家人啊如果今夜只能战死沙场,那就战死吧老秦人的军魂不能丢王黎暗自告诉自己。

    就在王黎转身意欲上前杀敌时,突然后背一痛,低头看时,一把长剑刺穿了胸膛。王黎一脸难以置信地转身,却是看见一脸狰狞的公孙云。

    “太守,你”

    “王黎,城破你我都是死罪一条。投降还有一线生机,别怪我心狠手辣,怪就怪你不识时务。”

    说完,公孙云一脚踢开绵软无力的王黎尸体,举剑大叫道,“王黎已死,我命令,全部投降”

    秦军士卒回头一看,应该指挥他们的五百主王黎已经战死,而名义上的太守大人高举着青铜宝剑命令投降,原本就节节后退的秦军这下更无恋战之心,慌乱之下,有人按照长官的命令,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

    有几个伯长、属长还想重新激励起士气再战,可惜赵军的弩箭让他们失去了说话的可能。

    “降者不杀”赵军趁势发动起心理攻势。失去了指挥,原本就心思摇摆不定的秦军终于一片片跪地,在赵军的青铜剑下求饶。

    伊阙东城门口,韩、赵两军的主将见到了被押解而来的公孙云。

    望着匍匐着前进、跪地求饶的公孙云,赵军主将郑允浮起一股难以察觉的厌恶之情。但厌恶归厌恶,眼下的公孙云还是有些用处的,他也不好寒了投降秦军的心。

    “你就是伊阙太守公孙云”郑允出声问道。

    “不敢不敢,罪臣正是公孙云。”

    郑允也不废话,直接问,“你来告诉本将,伊阙城中目前还有多少秦军”

    “回禀大人,伊阙四门各有五百守军值夜,如今城中还有三千守军。”

    看来伊阙守军仍旧为五千人,自己所得的情报是对的。郑允暗暗点头。

    太子然看着马下奴颜婢膝的公孙云,也是暗喜。如此一来,伊阙算是拿下了。区区三千秦军还不放在自己眼里。

    公孙云望着眼前喜色难掩的两位贵人,当即自告奋勇道:“罪臣这就为大军带路,剿灭这股乱军。罪臣是他们的主将,想来劝降的命令他们还是听的。”

    “速速带路”郑允心下大喜。

    一得到这样的命令,公孙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