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1章 朕意已决(第2/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凰与星辰的皇后礼服,坐在李治手侧。

    苏大为与苏庆节肩并肩走入紫宸殿时,正好看到武后在李治耳边,轻声说着什么。

    以两人异人的视力,很容易看清李治和武媚娘细微的表情。

    果然,是出了大事。

    看看周围,苏大类发现,李勣、兵部尚书萧嗣业、侍郎李思文,还有因病久未出现的许敬宗,之前受上官仪牵连,最近才得李治宽宥的郝处俊等,皆赫然在列。

    “臣苏大为。”

    “臣苏庆节,参见陛下。”

    苏大为与苏庆节站到殿中,皆向李治和武后行礼。

    李治略微抬手。

    武媚娘道:“你们且站在一旁听着。”

    “是。”

    苏大为与苏庆节暗自交换一个眼神,两人一齐走向武官那边,在萧嗣业和李思文下首站立。

    虽然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看这殿中,大部份皆是武官,可以推想,此事必然与军事有关。

    耳中听到武媚娘的声音在大殿响彻。

    “今日大朝会议陛下泰山封禅之事,诸多外番使臣皆在,居然出了这样的事,这置陛下颜面于何在?”

    武媚娘说这番话,疾言厉色,罕见的透出怒火。

    一时间,紫宸殿中,充满凛然之意。

    从武媚娘身上透出的威仪,将人压得透不过气来。

    苏大为心中越发惊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好,武媚娘将事情大致提了一遍,这才让苏大为和苏定方两个后来的,知道大致的来龙去脉。

    自征服高句丽后,李治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知什么时候可能会步太宗后尘。

    借着此次开疆拓土之功,他想搞泰山封禅,告慰天地神灵。

    百年之后,对太宗也有个交代。

    今日大朝会,便是议具体的行程。

    大致决定在本月启程,先前往东都,然后一路巡幸,在明年,到达泰山,完成封禅仪式。

    届时,不光会携朝中重臣,并及礼部官员,饱学大儒,仪仗车马,祭品纷呈。

    还会率领番邦酋长,以及归化诸王,并扶余丰、高句丽王,新罗金法敏,倭王高市,以及突厥归化可汗,西域诸外蕃代表等。

    让天下一齐见证他的丰功伟迹。

    可这样彰显荣耀的朝会,却被突然的军情给打破了。

    “吐谷浑没了,众卿家说,该如何是好?”

    武媚娘代替李治,遍视殿中群臣。

    许敬宗看了一眼郝处俊。

    两名文臣,一前宰相,一个现宰相,都没急着开口。

    李勣摸着长须,眸光闪烁,似在沉思。

    李思文不像李勣那样圆滑,不过他习惯冷着一张脸,一时沉默。

    倒是现任兵部尚书萧嗣业沉不住气,迈出一步道:“陛下,武后,老臣已经看过那份奏报,吐蕃人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以老臣之见,当速发兵,剿灭吐蕃。”

    “不然。”

    一直没出声的郝处俊此时站出来道:“吐蕃地处西陲,地形难制,我军劳师远征,若去,贼势必遁走,追之不及,若我军退,则吐蕃故态复萌,此势难以破贼。

    若留重兵驻扎,久则师老疲弊。

    战,则顿兵挫锐,实非良谋。

    依臣之见,还是扶立吐谷浑王,令吐谷浑复国,以此牵制吐蕃。”

    李治登基之后,一共打了两场大战。

    第一是在葱岭外,对西突厥之战。

    一战灭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

    二战,则是在辽东战场。

    先后征百济与高句丽,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