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第2/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止郭行真和苏大为。

    “在郭行真决定施行巫蛊咒术,诅咒大唐后,他发现了当年杀败陈硕真崔义玄之子,崔涣就在长安,于是顺势施咒,咒杀崔涣。

    在更早一些的时候,郭行真还向高阳公主施咒,可是很快,他发现高阳公主手中有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据郭行真供述,他想得到这本书,于是亲自潜入,用异术将书盗走。

    在这个过程里,一时失手,击断公主脖颈。

    但公主当时还未死,直到咒术发作……

    书,昨日已经在郭行真的道观中找到了,可以证明此事。

    另外,郭行真施术,秘阁郎中李淳风也有些察觉,曾向臣提及此事,让臣协助一起查找源头。”

    一口气说完这些,苏大为再次向李治行礼道:“陛下,当日臣领此案,与陛下约定十五日破案,如今臣做到了,所有的证词、口供、证物,都已呈上,愿陛下垂询。”

    大殿略微一静,殿角香熏升腾。

    就在李治将要开口时,突然有人从朝臣班列里走出,大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苏大为侧脸看去,是一名面生的官员。

    看官服,像是御史台的人。

    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

    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宪台。

    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

    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

    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御史台中,以御史大夫为主官,御史中丞副之,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之前李义府的案子,李治便着令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侦办。

    其实还要加一个都察寺,不过都察寺是隐在幕后负责收集证据。

    “陛下,之前李义府之案,是由大理寺、刑部与御使台联合审理,苏大为接手才不过数日,又绕开了御史台和刑部,在大理寺私下提审李义府。

    臣还听说,苏大为曾去秘阁,单独审会郭行真。

    以上种种,臣有理由怀疑,苏大为有助其串供的嫌疑,其查案,不案规矩,于理不合。”

    这番话说出来,朝世中有不少人点头表示认同附和。

    苏大为却是微微一笑,站在殿中,不卑不亢。

    殿上的李治沉默数息后道:“苏大为审此案,是朕亲口特许,他提供的结果,只要与人证、物证和案情对得上,就可以用。”

    如果换别人像苏大为这样查案,李治自然会起疑。

    但苏大为本身就是都察寺寺卿,这些隐秘之事,正是他的职权所在。

    有许多见不得光,不需要让人知晓的手段,正是都察寺的日常。

    虽然李治已命苏大为撤下都察寺卿位置,并有意将都察寺的职权一分为三。

    但很显然,行政命令到了,具体的内部权力划分,还需要一定时间。

    以李治的聪明,自然不会去纠结这些细微末结。

    他要的是结果。

    苏大为呈上来的这份卷宗,说的这个故事,是能将一切逻辑给连上,并说得通的。

    而且也有充足的证物和证据。

    还有郭行真和李义府分别签字画押的证词,可以算得上是铁案。

    这个时候御史台再弹劾苏大为的办案手段,李治早已无心去追究。

    “方才苏大为呈上的卷宗,朕已经看了,案情清楚,不用再议,念在李义府过去对朝廷的功劳,削职为民,流放岭南,其府宅家产充公。”

    李治的声音从珠帘后传来,隐隐带着一丝疲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