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大为走进大总管行辕时,看到李勣身边围着数位将领。 众人正围着一张地图,似乎在议论些什么。 听到苏大为进来的通报声,李勣抬头向他看了一眼。 脸上立刻挂起和蔼的笑容。 “来了?来,我给诸位介绍一下。” 李勣向身边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将指了指道:“这位是行军总管契苾何力,在他旁边的是金吾卫将军庞同善。” 苏大为顺着李勣的手看过去,只见契苾何力身材十分粗壮,脸上有着草原人的络腮胡子,略有些花白。 神情刚毅,两脸的线条仿佛是用刀刻出来的,充满粗犷的力量感。 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额头上尽是风霜皱纹。 年纪看上去大约五十上下。 站在他一旁的庞同善,身形略微单薄一些。 两鬓雪白,连一双眉,都像是染上了白霜。 额头上满是波浪般的褶皱。 一双被皱纹包围的双眼,透着深沉与内敛。 他的年纪看上去也近乎耳顺之年,颇见老态。 之前庞同善被高句丽军所围,是薛仁贵率军横击,解其脱困。 站在庞同善身边的,正是苏大为的老熟人,薛礼,薛仁贵。 一别数年,薛仁贵的气质看上去越发沉凝,脸上皮肤黝黑,颇见风霜之色。 见到苏大为看过来,薛仁贵眼里闪过一抹激荡,向苏大为微微点头。 “这位是营州都督高侃。”李勣继续介绍。 苏大为按着他的介绍,一一抱拳见礼。 高侃亦为大唐一代名将。 出身于渤海高氏,素有“俭素自处,忠果有谋”的评价。 永徽年中,为北庭安抚使、陇右道大总管,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功升为辽东道大总管。 在不久之后,他还会被李治封为安东都护。 苏大为心中一动,仔细打量高侃,发现他年纪五十余岁,花白的头发如狮子般卷曲着,予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一双花白的浓眉下,双眼熠熠有光 显然是一个精明果断之人。 介绍完高侃之后,李勣再向围在外圈,几位年轻一些的将领道:“这几位是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 这些就属于唐军中的小字辈了。 苏大为向他们微微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唐军中论资排辈是免不了的。 苏大为在这些人里,年纪最轻。 但他有苏定方做兵法老师,又有李勣提拔为行军副大总管,与老将们已然有了齐平说话的资格。 “这位是苏大为,此次行军副大总管,并熊津都督府都督,他的战事大家都听说过了,真人还是第一次见吧?” 李勣抚着白须,笑呵呵的说着。 在苏大为看来,李勣的精力,比之前已经差了许多。 毕竟是七十余岁的老人了。 指挥此次对高句丽的战争,手下十几万兵卒,诸事纷杂,千头万绪,对他的年纪来说,实在不容易。 李勣此次是在军中过了他七十岁的生辰,腰身都比上一年要佝偻了许多。 头发胡须全都白了。 在他身边的契苾何力,眼中略带一丝惊奇:“你就是苏大为?没想到如此年轻。” 庞同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向苏大为抚须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居然能想出水淹之计,一举歼灭高句丽八万大军,真是令吾等老将汗颜。” 苏大为忙向他抱拳:“庞老将军过誉了,老将军战功彪柄,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 “这小子,嘴跟抹了蜜一样。” 庞同善笑道:“可惜庞孝泰福薄,没能看到你水淹高句丽军,我军大胜的这一天。”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的神情变得萧索起来。 他与庞孝泰同姓庞,虽然不是同族,但一向交情不错。 之前苏定方征高句丽时,庞孝泰被拜沃沮道行军总管,参与辽东之战。 结果被泉盖苏文以优势兵力包围在蛇水。 形势危急的时候,有部下劝庞孝泰突围投奔刘伯英等人的阵营。 庞孝泰回以:“我伏事国家两代,过蒙恩遇,高句丽不灭,吾必不还,伯英等何必救我?又我将乡里子弟五千余人,今并死尽,岂一身自求生邪?” 庞孝泰拼死力战,与十三位儿子一起壮烈牺牲。 其时天降大雪,唐军大怮。 经过这次挫败,大唐百战名将苏定方,也不得不选择撤兵。 本来还颇安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