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过迷糊了(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击鼓,聚将!” “升旗,出击!” 随着一声声令下,唐军楼船排开波浪,不断向前。 开始速度不快,但随着楼船前进,巨大的水浪被劈开。 整个战场的目光,都被唐军楼船给吸引。 没人可以忽视唐军的楼船。 这是这个时代最强大最先进的海上战舰,是大唐版的航母作战群。 当楼船开动,巨浪滔天,海风怒吼。 风帆升起,很快被风吹得鼓胀。 雪白的浪花在船头激荡。 雄鹰在头顶飞翔。 战场上所有的倭人都看得呆了。 凌厉的海风吹在脸上,带来的是刺骨的杀气。 耳边听到的是唐军楼船上惊天动地的战鼓声。 唐军楼船没开动时,也就是一群浮在海面上的城堡,并不觉得如何可怕。 可它一旦动起来。 空气为之震荡。 硝烟弥漫中,巨大的黑影破开硝烟,劈开巨浪,如同洪荒中的巨兽,碾压而来。 一切挡在唐军楼船前方的倭船被撞碎,沉没。 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唐军楼船前进的脚步。 唐军最先进的海船,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黑科技。 倭国的士兵大多都是渔民出身,或者兼职海盗。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画面。 有些年老的倭人仰头看着不断逼近的庞然大物,一脸目瞪口呆,在嘴里喃喃道:“巨物……巨物……” 轰轰~ 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扑来。 倭人小船顿时倾覆。 待楼船驶过。 海面上,只剩下倭船残骸碎木。 刘仁轨看了一眼苏大为楼船的方向,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喘了口气向着身边的唐军士卒道:“传我军令……” 令旗招展。 唐军的大小战船隐隐散布于楼船四周,如同星链。 如果说之前的战术,是刘仁轨指挥的大小战船冲在最前,阻挡倭人的进攻。 现在,唐军整个策略便是反过来的。 以七艘楼船为前锋,吸引所有倭人的火力,充当城堡和城墙。 唐军中小型战船,则藏在两翼和楼船缝隙,伺机而动。 以楼船为中心,中小战船如楼船延伸出的手臂,高效收割着战果。 这一幕,将苏大为楼船上阿史那道真等人看得呆住了。 不由失声向苏大为问:“阿弥,刘仁轨怎么配合得这么好,你们……” “事先没有具体商量过。” 苏大为平静道:“不过刘仁轨是太宗朝就出名了,他出身虽寒微,但一向用功好学,又久在莱州,是唐军中少有熟悉水战的智者。 论对我军水师的了解,几乎没几个在他之上,能做出合适的配合,乃是自然之事。” “我说的可不是刘仁轨,而是你。” 阿史那道真琢磨着道:“我知道你用骑兵作战有一手,但是这海战,你怎么也不陌生?好像一切都成竹在胸了。” “哦,我装的。” 一句话,把阿史那道真呛得连连咳嗽起来。 你个恶贼,少说几句恶心人的话会死吗? “不开玩笑了。” 苏大为拍拍他的肩膀,当着安文生和苏庆节等人的面,指点向前方倭船:“其实作战的事,一本《孙子兵法》都写尽了。 再不行你们去看看卫公兵法……” 这话说到一半,立马收住。 这时代的兵法,可不是想看就能看的。 那可是帝王之学,屠龙之术。 就算是世家大族,若无家传渊源,没有名师指点,对于带兵打仗仍旧是一抹黑。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兵制,层级,就会脑子成浆糊。 如何行之有效的组织队伍,如何做好兵力配置,后勤补给。 如何行军,走多远需要休息,如何安营扎寨,样样都是学问。 一个地方没做好,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 所以在唐时,兵法,就是最大的社会科学,组织学。 苏大为能学会,一是因为他有后世的眼光头脑。 再则,又有苏定方这个兵法老师,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你要换别人,也没这个条件。 卫公兵法? 上哪去找卫公兵法? 连阿史那道真这个归化的蕃将军二代,平时想了解兵法,还是抱着一本三国志在苦读,就可想而知了。 苏大为念头一转道:“两军交战,我记得兵书里有一句提纲携领,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战前,注意收集敌我双方的优劣,一切信息,越详细越好。 依据情报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