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圣人云:立德、立功、立言,此为三不朽。”刘仁轨肃然起敬道:“若真能如此,都督的功绩,可留名青史。” “我可不敢和圣人比,不过,倒也想凭手中刀剑,做一番事业来。” 苏大为迎着海风,平静但却坚定的道。 人的想法,是不断被环境改变的。 开始,他只想活得潇洒自在。 但权力越来越大,还能安心当一个逍遥世外的散人? 不可能的。 现在的苏大为,和刚来大唐时的苏大为,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被李治命为百济熊津都督府代都督。 可以说是百济方面大员,得李治秘旨,许以“便宜”行事。 大丈夫手中有权,岂可不做一番事业? 当年随苏定方征西突厥时,苏定方给他几百唐骑,结果苏大为在极短的时间里,攻略草原诸部,纠集起一支数万人的仆从军。 大破木昆部,甚至重挫了咄运的突厥狼骑。 最后追袭数千里,终于擒获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西突厥自此灭国。 他苏大为,本就不是一个安份的人。 到现在,他也认清了自己这一点。 并没有任何不适,相反,血液里涌起一股冲动。 “昔日手中数百唐军,便可纵横草原,现如今我为代都督,手中掌着一万余唐军,这次可以做大一点。” 此时的苏大为,在半岛之上,无人能制。 时来天地皆同力。 半岛,注定是属于他的舞台。 海船顺风远去,向着大唐熊津都督府的方向,逐渐变成几个小白点。 …… 辰时正。 天空铅云密布。 开春后,最后的倒春寒,令整个泗沘城,都笼罩在阴冷之中。 嵎夷道行军副总管刘仁愿,手抚着颔下的大胡子,紧锁着双眉,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巡视着城防。 天气虽冷,但比之最寒冷的冬季已经好了许多。 比天气更冷的,或许是人心。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句丽,他因为勇猛,被太宗钦点随军。 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受到太宗的嘉奖,被破格封为“上柱国”,另封黎阳县开国公,擢为右武卫凤鸣府左果毅都尉,押领飞骑于北门长上。 贞观二十一年,任行军副总管,随英国公李勣经略漠北薛延陀,并迎接车鼻可汗,安抚九姓铁勒,升为郎将。 翌年受命经略辽东,并授右武卫神通府左果毅都尉。 他本以为,那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却不想,那是一个终点。 自太宗驾崩以后,他这位勇将,已经被人逐渐遗忘。 时间太久,久到他自己,都几乎忘了战场是什么样子。 直到七年后,永徽五年,苏定方随程知节征西突厥,亲口点了刘仁愿。 令这位老将,血再一次热起。 那时的他,已经五十余岁,壮士暮年,斗志不改。 战场的敌人,他不怕。 但来自背后的明枪暗箭,却令人防不胜防。 “人生四十不惑,五十半百,六十知天命,如今我已是知命之年,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刘仁愿摸着自己浓密胡须,露出一抹苦笑。 陛下他,始终不信自己这个太宗朝的老人啊…… 就算是对武后的人,陛下也提甚深。 否则,就以百济现在的烂摊子,陛下何苦让苏大为来承担,来坐这个位置。 权是放了,但也意味着,要承担一切后果。 熊津都督府这个位置,不好坐。 “杀杀杀~” 城下突然传出战鼓声,喊杀声,令刘仁愿心头一跳,急步走到墙边,将守在哨位的一名年轻兵卒挤在一边。 “副总管!” “攻城了吗?” “还……还没有。” 年轻唐兵见守城最高统率,大唐副总管居然与自己说话,一时激动得脸色胀红,有些手足无措。 刘仁愿却顾不上看他,双眼直直的盯着城下。 从昨天开始,四周的叛军便多了起来。 之前泗沘城附近也有些叛军,但大多是如游魂一样,三五游骑吊着。 这一次,来的是真正的大军,看着黑鸦鸦的人头,怕不得有数万人。 “不自量力。” 一员年轻的将领,身披黑色披风,向这边大步走来。 此人相貌俊朗,高鼻深目,有着不同于唐人的异族特点。 正是唐军折冲府都尉,阿史那道真。 “道真,你来了?” “副总管,我来是请战的,请许我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