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军阵(第1/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贞观十八年,大唐征高句丽的两路大军配置如下: 第一路,由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峡四州兵马四万多人,战舰五百艘,从莱州渡海直逼卑沙城。 卑沙城,即后世之大连。 第二路,由自己和左卫率大将军李世绩,率领步骑兵六万人以及兰、河二州投降的胡族兵马进逼辽东。 贞观十九年三月,李勣做为唐军先锋,从幽州顺利到达柳城,即后世辽宁朝阳市,昔年曹操征乌桓时,乌桓人就在此处。 也是在此,开启了大唐征高句丽的第一战。 阿史那道真显然在考据太宗对高句丽用兵上,颇下过一番功夫。 正好行军途中无聊,他也就挨着苏大为,边走边聊,边吹嘘自己的见识。 他这番话,倒把苏庆节,还有黑齿常之从人流里吸引过来,渐渐聚在苏大为身边,成一个独立的小圈子。 大家跟着大队策马缓行,听着阿史那道真继续说下去。 “自古行军打仗嘛,后勤辎重粮草,为第一紧要,孙子兵法里说,食敌一盅,当吾二十盅,从长安运十成粮食到辽东,转运困难,剩不下一成。 昔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为啥把大隋给弄没了,不就是庞大的后勤把百姓给拖跨了么。 几十万大军,后方得有数百万百姓运粮,沿途不知要死多少。” 这番话说完,苏庆节首先赞道:“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番见识。” 苏大为也颔首嘉许:“不错不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那是自然!” 阿史那道真扬起下巴,一脸骄傲,那副模样,鼻子快要翘到天上了。 满脸都是:快夸我啊,快多夸夸。 这种小得意劲。 苏大为虽然现在用兵得到苏定方等一批大唐宿将的夸奖,但对于大唐开国的诸多战役,还有太宗征高句丽还真的不太清楚。 想到接下来的战斗,不光要平息百济国内的复国运动,还有灭高句丽一战,还要教训一下不听话的新罗。 对半岛局势了解的越多越好。 想到这里,他向阿史那道真道:“那你说说,太宗是如何解决运粮问题的?” “哦,那我继续说了。” 阿史那真环视一圈,看到苏庆节、黑齿常之,甚至队伍后面的王孝杰也悄然骑马靠上来。 他心里越发得意,有一种志得意满之情。 轻咳了两声接着道:“我先不说运粮,先说说那一仗是怎么打的……李勣率领先锋到达柳城后,遇到第一个难题是面前有一个宽二百里,长一千里的辽泽,辽泽后面还修了条一千多里的长城。 如果从正面打怀远,距离是近了,但等唐军攻到高句丽的长城边时,高句丽人只用从上往下放箭,唐军就会损失惨重。 如果想绕过辽泽,得往北再去四百里,打通定。 但通定也有大批高句丽军,万一攻不下来,我军必然断粮。” 苏大为听得入神,脑中大概脑补了一下地形。 为将行军打仗,必须要有优良的空间感和距离感,包括对地形环境的感知。 如果没有这一点,再聪明,也无法成为名将。 一边想着,一边接着问:“李勣面对这种情况,是如何用兵的?” “英国公还是有办法,他在辽泽西测大张声势,到处宣传要渡过辽泽打怀远镇,高句丽军信以为真,忙将南北两侧的兵马通过长城调往怀远。 接下来,李勣兵分两路,一路自己率领,急行军四百里,出其不意攻打通定城。 一路由张俭带领胡族士兵,向南狂奔四百里,渡过辽泽,直攻建安城。 于是两路皆取得了胜利。 四月一日,拿下通定,强渡辽东,直接杀到了玄菟。” 苏大为听了连连点头,众将也是纷纷赞叹。 声东击西这招大家都懂,但真正能用到出神入化的没几个。 首先就是怎样能让敌人相信,你是真的。 甚至连自己人都要相信,是要攻打那个地方。 其次,就是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以前,迅速击破敌人暴露的破绽。 还要防备万一是敌人高明,反埋伏自己一手。 这里面,涉及到极高的情报和心理运动。 非名将不能为之。 苏大为默默将地名与自己脑海中的地点对上。 建安城,即后世辽宁营口。 至于玄菟,就是后世沈阳。 打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