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1章 龙门学派(上)(第2/3页)  天苍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以支持新税制者为先。”

    张猛再度点头:“此言有理,陛下,这次可对六曹开刀,凡反对新税制者,可开缺,征辟的新人,当以其对新税制的态度而定。”

    延平郡王连忙劝阻:“不可,不可,万万不可,陛下,此策风险太大,朝廷当有广纳百川之胸怀,万不可偏一一隅!”

    皇帝盯着他,眼中在冒火。

    薛泌心中大笑,按照老黄提供的策略,他要努力提高在尚台的地位,以备将来尚台改组,潘链将离开尚台,左辰也可能,秋云可能要去掌控太尉府,而蓬柱是皇帝的绝对心腹,他无法与之争,所以,他的对手主要是延平郡王。

    “王爷此言差矣,”薛泌正色道:“新税制乃国策,不支持新税制便是反对朝廷,这样的人进入朝廷,对推行新税制,只能是掣肘,朝廷不治罪,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延平郡王心知自己失言了,连忙补救:“陛下,反对新税制的大臣在朝廷和地方都不少,总不能全罢了吧。”

    没等皇帝开口,薛泌已经摇头:“已经入职的官们,咱们可以慢慢换,但新官,就要严格了。”

    “此言有理,”皇帝不想听他们争论了,断然道:“薛泌说得对,那些蝇营狗苟之徒,仗着家世入朝的世家子,当少用。”

    这话说得容易,实际操作非常困难,入朝为官,多为征辟,而征辟需要通过品鉴,世家掌控了品鉴,也就掌控入仕之道。

    皇帝看着延平郡王,语气坚定:“做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哼,我就不信,走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

    出了御房,延平郡王冲着薛泌直埋怨:“我说薛大人,你干嘛把我推出来,那些老古板,会听我的!你太高看我了。”

    薛泌摇头:“王爷,你干嘛要与那些老古板论长短,你就隔三岔五弄个什么诗会辩难什么的,找些年青士子,与他们说说,不就行了。”

    “你,..”延平郡王气急而笑,忽然觉着这好像是个法子,至少可以在皇上那有交代,现在是秋品时期,各地士子群集帝都,各种文会不断,有名望的士子一天要赶好几个场,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

    秋品比春品更盛大,参加的人更多,毕竟帝都这样大,春天赶到帝都,边远地方就要从冬天开始动身,而且,冬天寒冷,路上行程很不方便。

    而秋品则不一样,夏天出发,秋天到帝都,水路陆路都很方便。

    看着思索的延平郡王,薛泌一笑转身摇摇摆摆的走了。

    到尚台转了一圈,尚台的人最近有些少,左辰生病了,在府里养病,秋云曹晃和潘冀奉命去并州劳军,尚台就剩下潘链和薛泌延平郡王。

    潘链已经注意到,皇帝最近对他很疏远,已经半个多月没召他到御房奏对,一些命令也绕过尚台,直接下给丞相府和太尉府。

    对这种状况,潘链也没想就立刻改变,他知道原因在那,可他不能退,而且还必须站在皇帝的对面。

    “那些奏疏,皇上怎么说的?”潘链问道。

    “留中。”薛泌笑眯眯的答道,随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才坐下,案上有几本奏疏等着他处理。

    留中,潘链已经估计到这个结果,他轻轻叹口气:“皇上太急了,这圣人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几千年下来的事,能那样容易推翻吗!”

    “太师所虑甚是,”潘链点头:“可有些事可以不急,有些事就该急了,太师,朝廷财政紧张,如果再不改善,真要有事了,那可怎么办?”

    “没有新税制,先帝一样将鲜卑人打出去了,那时候,需要的军费更多,可朝廷不一样运转自如。”潘链反问道。

    薛泌无言以对,反击鲜卑的战争,大晋半个北方糜烂,全靠江南荆州蜀州支撑,少了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