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岂能大于国法(第2/3页)  奋斗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件,便又忍住气强行抬头叫道:“县尊老父母听在下一言,绝无坏处我家东主愿包五千盐课银”

    李佑听见这句,立刻叫停已经举起板子的皂役,问道:“这是何意详情道来。”

    皂役的板子虽停了,但齐大掌柜仍然被架在地板上,心里极其屈辱。但生怕似乎喜怒无常的县尊再出什么岔子,仍勉力答道:“江都县分到的一万额引,我家东主感于县衙诸君高义,向来赔钱认销半数盐引。”

    李佑插话道:“半数盐引为五千引,盐课定额为五千五百两,但往年听说尔等只能缴纳三千两不到,这又是何意”

    县尊这问的都是什么幼稚问题完全不通人情世故但怕有皮肉之苦,齐大掌柜纵有腹诽也不敢形之于表,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得一五一十答道:“我家东主从盐场购盐,运到扬州城却无法销出去,老父母应当有所耳闻,依着官价五千引中能卖出去的二百引都不到。”

    “故我家东主没奈何,只能将售价降到私盐程度,一斤只能卖六七厘,五千引总共也就三千余两,连本钱都收不回来,生生折了一半的银子。这售价三千余两中扣除掉杂项,我家东主一分不留全部解至县衙充作盐课。今年我家东主愿再增加两千,只求大人一个高抬贵手。”

    李佑暗暗咋舌,原以为这个金百万每年打赏到县衙的银子不过三千而已。现在看来,金百万每年要先领了盐引赔上六七千两,才能换来三千销售额,并按照盐法程序缴纳给县衙。六七千两毫不在意的说扔就扔,真是有钱人啊。

    当然,不要以为金百万是大善人,他只不过是拿出点银子交结官府而已。或者说还有什么别的利益,李佑就能猜出好几种。比如江都县巡役搜查过境私盐时,可以对金家的船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念头转了几转,李县尊装楞充傻道:“什么高抬贵手”

    蠢成这样,知县到底怎么当上的齐大掌柜再一次质疑。但也只能趴在地上提醒道:“所言自然是孟典史的事情。”

    “盐课此事与他有关系”

    “有的,孟典史出力不小,不然连这三千两盐课都没有。”

    问到这里,李县尊便住了嘴,对旁边书案上的崔真非点点头。崔师爷便拿着纸笺起身,伸到齐大掌柜眼前,“你且看看,这都是你所口述的罢”

    齐大掌柜随便一阅,果然都是他方才所讲内容,只是不晓得李县尊记录这些作甚

    崔师爷督促道:“若无疑问,就请画押。”

    听见“画押”两字,齐大掌柜终于感到不对劲。他也许画过很多,但从来没有在衙门公堂上趴着画押过,怎么看这也是犯人所为啊。

    “画不画都可,反正堂内如此多人,都是耳听目明之辈,均能为证。”公案上传来县尊懒洋洋的声音。

    齐大掌柜彻底糊涂了,不晓得县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砰”李佑再次拍响了惊堂木,对阶下大掌柜喝道:“已经查得孟典史勾结豪商、擅乱盐法、亏空盐课事状,而且贴出了告示看来你也是主动供认不讳的,前后对应,证据确凿”

    什么齐大掌柜大惊失色,听这口气,他真诚仁犯了说的好像他跑过来就专门为孟典史的罪名提供人证并自首似的何苦来哉

    正常情况下,官盐在江都县卖不了二三百引,只怕连三百两盐课都收不上来。

    从盐商角度来说,将江都县滞销官盐认领了再低价卖出去,然后将销售数额充当盐课缴纳,是为官府做好事。比如金百万去年赔进去六七千两本钱,官府便可以得到三千两盐课。

    本是个两厢情愿皆大欢喜的事情,怎么到了李县尊嘴里,就成了变乱盐法,扰动官价,亏空盐课齐大掌柜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深刻领悟到了官字两张嘴的含义。

    李大人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