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通向中枢之路(第2/3页)  奋斗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的警惕。能让吏部尚书和颜悦色的耐心说了这半天话,岂是一般人的待遇

    许天官到底想的什么天官,内阁天官,内阁便小心翼翼问道:“如今内阁空余,老大人已是六部之首,不想顺势进位大学士补缺以下官浅见,应当不难罢”

    “数月前太后下诏廷推大学士,本官呼声颇高,不过本官坚辞不受。”许尚书毫不隐瞒道。

    其实也没什么可瞒的,随便用心打听都打听得到。今年上半年,也就是李推官还在苏州府和石参政斗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吏部尚书许大人入阁呼声甚高。

    很多人都盼着许大人入阁,腾出吏部尚书这个超级肥缺但许尚书令人惊讶的坚决推辞掉了,宁肯守着他的吏部尚书不动。

    许大人下面对李佑这句就带了几分剖心置腹的意思,“明年是京察之年,本官欲有所为,不想此时离职。”

    所谓京察,是对京城官员六年一度的拉网式大考核,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艹持,不合格的要降级裁汰外放。

    许天官自称欲在京察大计时有所作为,显然有内幕的李佑很聪明的住口不往下问了,但从老大人的口气可以听出,他不是不想入阁,只是想选一个好时机。

    “你不必多虑。”许尚书又道:“使你任中书,不过是让你预闻机密,以备不时之需,不用多想。”

    李佑先谦虚道:“下官唯恐不能让老大人中意。”

    许尚书:“不必自谦,众口同声道是你稍显年少浮躁,但有任事之能,仍可委用。”

    李佑心思通透,岂能听不出来预闻机密这四个字是老大人话里的重中之重,点题之笔,说难听点不就是通风报信么。

    不过却冒出一个念头,与阁臣地位差不多的许天官入阁并不难,莫非他不想按照惯例当那个最末位最没话语权的东阁大学士他到底算计到了哪一步

    李大人到现在也没有痛快的答应,但也没有明确的拒绝。本来以他的姓格,不会想干这个前程莫测的事。

    若换成别的地方也就罢了,那可是大内禁宫,帝国中枢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莫名的诱惑抓住了他的心死死不放。

    每个男人心底都有一个权倾天下的梦想。有诗云,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他李佑固然不可能位极人臣,但能去这个拥有东西南北上百藩属、数百州府的天朝帝国权势最炽热的中枢,看一看那妖冶的风景也好啊。

    这算不算飞蛾扑火李佑扪心苦笑,至少在这个没有镇抚司、东厂的年头,只要不犯大逆,生命安全还是有保障的罢,大不了罢官回乡养儿育女。

    许尚书当然看得出李佑心动了。这种事不能强迫别人去的,那样只能坏事,能心甘情愿去才是两全其美。遂道:“本官其实另有人选,但不太中意,本打算将就着,文书已经拟定,明曰就要加了印信上报。不过今曰忽有所感,还是你更合适一些,所以便有紧急传你面见之举”

    李佑拱手道:“老大人有所差遣,下官自当效力,但有一处不满。”

    “说”许尚书道。

    “下官出身寒微,历尽艰难才有这正七品官身。不升也就罢了,可那中书舍人是从七品,降一级使下官有些难以遣怀。”

    许尚书哑然失笑道:“这有何难,你之前是理刑官,那便顺理成章加大理寺左评事衔,以中书舍人直诰敕房如何前朝有过此例,倒也不逾矩。如何能亏待得了你。”

    官衔方面,吏部天官当然是最权威的,他这么说了,那就百分百没问题。

    大理寺评事和苏州府推官一样是正七品,但京官的七品在人们心中还是比地方七品稍高一点的。国朝确实有府推官行取入京改任大理寺评事的升迁途径,所以李佑这个身份变化倒也不算是奇异。

    但李佑这个大理寺左评事显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