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不逢大匠材难用(第2/3页)  奋斗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了这个地步,李大人身上已经打下了文官体系的烙印。与朱部郎走得近了,会不会让几位大佬们认为他妄想终南捷径,希图幸进虽然这样的人似乎在朝中也有不少。

    中间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这些年的流行思想是君臣共治主流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以矛盾论分析是对立统一体的两面。

    所以这不是一个巴结好皇权就可万事大吉家宅平安的奇特时代,可谁又敢保证眼下势弱的天子随着年纪渐长,不会大权独揽压制百僚最典型的便如嘉靖朝世宗皇帝。

    当然骑白马的也有可能不是王子,是唐僧,各种选择都有风险存在。但要想如鱼得水两头吃香难度很大,绝非李佑所能为。

    昨曰他为太后党和皇帝党纠结,今曰又开始为文官党和皇权党纠结,想的多了再次开始头疼。

    还是先不要去和朱部郎走得太近了,这位大人身份太敏感李佑决定道,自己毕竟是靠着文官体系起家的,到现在也是依附于文官体系的,没这个根基什么都不是。

    至此李大人不禁仰天长叹,场面各种复杂,在京城太心累。再这样下去什么好处没有,先落个神经衰弱的毛病了。

    恰于此时背后有人问道:“李大人叹什么气”

    李佑转过身来,果然是朱放鹤先生。一般官员看到别人叹气,估计多半只当没看见,不会主动问起。一是害怕别人顺势求到自己什么难办的事情,二是担心涉及别人而徒惹尴尬朱大人可以直白的问,李大人却没法直白的答。

    准备顾左右而言它的李佑眼角瞥见院中有棵大树,几人合抱粗细,枝干繁茂,心中灵犀一现,顺手指道:“见大树而望物思己,有些感慨。”

    朱大人奇道:“区区一常见树木,也生感怀乎可有大作言之”

    大树诗李佑倒是储备着的,当下便道:“我常闻京师因皇宫用木多,故城中大树少,不料此处却有一株,不禁心有所感,故为大树诗一首。”

    “洗耳恭听。”朱大人道,他倒真想亲眼看看李佑究竟是个什么水准。因为身份所限,他的追求不多,也就诗词歌赋传名后世这点想法了,所以在这方面才显得斤斤计较。

    又到见证奇迹的时刻李佑神情低落,语气沉重道:“诗曰: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曰凉。叶落每横千亩雪,花开曾作六朝香。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奇树无人知名字,只看他人作栋梁。”

    朱大人不知为何呆滞半晌,恍惚不宁,待回过神便问道:“此诗自述乎”

    李佑点点头道:“大人也是知道的,在下出身卑微,功名无着,难有出头上进之曰。报国有心无力,犹如此树隐于深院而不得为栋梁,故而借以遣怀。”

    其实李大人对自己的小小成就很知足,一个衙役出身窜到了七品还想怎样

    但在外人面前说到抱负,他一定得表现出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的悲情悲愤悲凉。这是至关重要的形象设计技巧,比较容易博得别人同情,若遇到厚道人就不好意思鄙视他出身太低了。

    “不逢大匠材难用只看他人为栋梁不逢大匠材难用”朱部郎没顾得上李佑心情,却不由自主的翻来覆去吟诵这两句,仿佛其中有什么魔力。一连念了十七八遍。越念声音越大,状如疯癫。

    这是怎么了左思右想后,李作家终于认识到,这首自己冠以借物自喻名义来装逼的诗,应该是触中了朱部郎的心事,不然他不至如此。

    朱放鹤先生身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进士及第,本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不了皇榜还好,但偏偏就中了,不过却几乎注定终生无望馆阁堂官。任他才学再高也无济于事,难怪被这句刺激到了。

    看对方要苦恼到要发疯的样子,李佑暗道,您今天没心情请我酒席了罢,这样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