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八章 征途(第2/4页)  医国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开始着急自己的官员向他们发布命令,首先就是工厂的选址,和一些基础设备的运输第一时间提上了日程。

    看到刘寄这么上心,刘岳大松了一口气,咸阳和长安已经有挤压的设备了,现在可以说也是找到了消耗的地方,所以他又开始给刘彻和韩安国写信,让他们开始将那些设备封装以待运输,同时还选出一些工匠出来给刘寄这边作指导。

    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这个胶东也会有很多工厂冒出来,到时候,就不用再向长安、咸阳那边等材料了。

    在刘寄这里逗留了不短的日子,刘启和这个庶出的儿子之间的感情也是与日俱增,奈何这个儿子是个科技控,对于刘启想要让他将自己的城池修缮一线往咸阳那边靠拢他都没有兴趣,这让刘启很是无奈。

    不过,关于这一点,刘岳也是有想法的,既然不用在陆地上进行防御,那就在海上展现大汉的强大,为以后那些可能跟随运输船到达大汉的外族人展现出大汉的威风。

    所以,刘岳准备说服刘寄在海上建造一个广阔的船只维修基地,样子就仿照他弄过来的那些浮箱进行设计,但是面积要够大,要不然怎么能够称为海上基地呢。

    当然,这种基地是半永固的,而且也在近海使用,考虑风浪的影响是较小的因素,所以刘岳几乎要准备建造半浮式船坞。

    对于大量资源消耗的项目,要想劝说刘寄同意,就必须要和船挂上钩,当刘岳提起这种半浮式船坞的时候,刘寄的眼睛好像是在发光,这表明他对此很有兴趣,而且,刘岳也表示了,所有的经费都由咸阳来承担,而经营和使用权利则是由两国共同负责,面对送上门的好事,他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所以很快,一个新的项目就提上了日程,刘寄甚至整合了一下资源,跟刘岳一起绘制出了船用模块和基地模块。

    为了更好的合作,并且让专人做专事,刘岳这一次花了大手笔,花了四万多功勋值兑换了最够多的造船理论书籍交给了刘寄,让他继续钻研。

    这些书籍打开了刘寄在造船道路上的新征途,而于此通知,刘岳也要开始他的下一段路了,毕竟在胶东国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现在已经是六月了,要知道,进入六月之后,海上就容易有大的台风,这可是不适宜行船的,所以要赶紧去往倭岛,躲开这段飓风高发期。

    他想要快,但是带着一个前皇帝,还有一个大肚子孕妇,显然是快不起来的,不过,因为还带着百相,所以,由他提供了天气预报上面的支持,这也让刘岳不那么捉襟见肘,一路上还算是平安。

    而刘启第一次在海上航行,虽然是曾经帝王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度,但是他还是折服yu da hai的广阔,并且站在船头上,连连感叹,一定要刘彻腾出时间来见识一下。

    对此,刘启的解释是,一个帝王只要看见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才知道自己的心胸究竟应该宽广到何种程度,否则,困于陆地,就像是井底之蛙那样最终会因为自己的眼界,而影响了国家和民族。

    说着这些的时候,刘启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岳,在他的心里,自己的这个侄儿能够有如此的眼光,大多是他的那个神秘师父带他看过这些他今天才看到的景色。

    刘启更加感叹自己的已经有些垂暮,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让刘彻来看一看这大海的决心。

    “岳儿呀,这片大海,可以化作是大汉的领地吗?”刘启沉下心来,最终说了这样一句话,一时间让人觉得豪气丛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岳纸回了这八个字,但是却让刘启乐开了怀,可实际上,古往今来,又有谁能够完全控制这变幻无常的大海呢。

    “父皇,您看,那便是小三子曾经送你的那种大鱼骨架的大鱼!”船队正在行驶,一边挺着大肚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