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筹划(第1/4页)  医国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一纸条约攫取对方的矿产所有权以及国民命脉,这样的事情,在刘岳了解的历史当中,那是曾经西方列强总会做的事情,现在,刘岳在汉代就演绎了这样的历史,实在是非常的讽刺。

    最终,苏合离开了,他并没有对刘岳有任何的不满,与他个人而言,他这一次在长安收获颇丰,有了大量的书籍,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刘岳的友谊,还有承诺。

    即便是于国家而言,苏合的收获也是很丰富的,至少他的人民不用在经历战乱,会有足够的粮食,会休养生息,至于会不会崛起像大汉一样,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说有什么缺憾那就是他们丧失了一些自保的能力,虽然大汉许诺给他们更加犀利的武器,但是如果曾经的战士不拿弯刀,而拿起了割草的镰刀,不知道若干年后,他们是否还能称得上是战士。

    对于这一次谈判,最满意的匈奴人要数伊稚斜了,刨除那些大框架之下的要求,他本人受到了大汉未来天子的接待,更是获取了许多的秘密条约,成为了大汉天子在匈奴草原上的代言人,当然,这个只是他的面具,面具之下他仍然是一头狼,一头暂时装成绵羊的狼。

    就在匈奴使团走后的第九天,一封国书也开始从长安由使者带着出发,国书中所载,皆是要求匈奴遵守条约,同时,这个使者还带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作用就是押运武器。

    这些兵器都是蓝军团退下来的兵器,经过了简单的维护之后成了汉朝执行条约中武器输送条文的物品。

    刘岳和刘彻两兄弟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干那种铁杆资敌的事情,按照每条火器设计寿命两千发的状态,这些火器最多还剩下七百多发的寿命了,这就是两人钻了条约的空子。

    至此,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和平也算是拉开了帷幕,刘岳相信自己的咸阳城学院,不久之后就会迎来以为学生,而这学生一定就是那个回到匈奴发现自己无事可做的大国师。

    刘彻将自己和伊稚斜的部分交易向刘岳透露了,他知道匈奴人将会迎来一个权力交替的时代,很有可能会因此而fen lie,但是这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情,再说已经成定论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王侯能够左右的事情。

    这件事情之后,刘岳对刘彻也留了一点心眼,这个家伙已经逐渐长出了帝王的爪牙,虽然表面上和他称兄道弟,但是随着以后他对权利的巩固,一定会有些其他方面的行动的。

    中秋之前,刘岳就带着刘璇回到了咸阳,他决定在今年秋夕的时候和刘璇大婚,所以要开始准备一番了,同时,在返程的时候,他已经决定了要开始组建水军,穿越过来之后,他最挂在心上的事情之一就是这件事情了。

    每当他东望日出,都会想到那个方向上有着几座小岛,岛上住着的那些人带给了华夏一些痛不欲生的记忆,现在,那里的人应该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吧,不过这不会断绝了刘岳要执行的计划。

    想要抹除那记忆中的一些痛,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时间长河里复仇,所以下一阶段,他就准备将这件事情放在首位上。

    建立水军是很容易的,但是建立精锐的水军却并不容易,而且刘岳的水军是要远渡重洋的,海上的情况和内河不同,所以刘岳就向刘寄又去了一封书信,要他集合船工,开建一种六十丈大船。

    六十大船要折合成米算来说,那就是一百八十米,这在古代以木料为主的时代想要建造这样的长度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刘岳有bug,按照他的猜想,要建造的船只最好是百丈,达到辽宁舰那样的长度。

    当然这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要建六十丈船,是经过了严密的考虑,并且征求了自己咸阳的那些造船工匠们的意见的,最终他们也肯定了这个方案,只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这种船无法进入内河,出发地只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