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六七章 定计(第2/3页)  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窒息,皇上当然必须,立即恢复朝廷的正常运转,那就必须给文官们一个交代让勋贵们交出凶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说的不错,可是那日,几乎全体勋贵都参与了行凶,朕不可能把他们一网打尽,最后也只能杀几只替罪羊,于事无补。”朱高炽先是兴奋,旋即冷静下来。

    “皇上所虑甚是,决不能让他们找几只替罪羊就把这关过去。”杨士奇目光深邃道:“您应该借机剥夺他们的议政之权”

    “哦”朱高炽惊异的看着杨士奇,才知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大明立国以后,虽然官分文武,泾渭分明,然则武将一旦到了公侯伯爵层面,就有参政议政之权。上朝时站在朝班最前列,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指手画脚,皇帝还得认真听着,不敢把他们的意见当左耳旁风。

    大明祖制,非军功不可封爵,所以文官们始终得不到对武事指手画脚的机会,几十年来一直被武将稳稳压在头顶不得翻身。

    如果剥夺掉勋贵们参政议政之权,局面将立时天翻地覆,非但勋贵们再也无法插手政务,文官们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军务抓在手里。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打不打,怎么打是军事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怎么做到”朱高炽紧紧盯着杨士奇,喘气声都粗重起来。

    “很简单,皇上只要下旨,那日在长陵的勋贵,通通停职,闭门思过,等候调查。”杨士奇淡淡道:“这是安抚文官们的应有之意,又没说要定谁的罪,勋贵们应该不会反对。”

    “然后呢”朱高炽点点头,追问道。按规矩,被弹劾的官员应当立即停职,等候调查,更别说涉嫌杀害朝廷命官了

    “然后,调查这样的案子,肯定会有各种阻碍,查个一年半载十分正常”杨士奇沉声道:“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皇上将政权从外朝移归内廷了”

    “从外朝移归内廷”朱高炽的心脏,被这贻个字刺激的砰砰直跳。因为登基半年以来,他已经切身感受到外朝议政的弊端了什么事情都要拿到朝会上商量,非但效率低下,而且那些王公大臣倚老卖老唱起反调来,有时候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这让朱高炽十分难受。

    要是能将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从朝会转移到内廷,仅限于皇帝和几位大学士商议,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大权也将更严密的控制在皇帝手中

    “士奇兄,你真是朕的孔明、子房”朱高炽伸手拉住杨士奇的胳膊,重重拍了他几下,激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谢谢你”

    “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杨士奇神情平淡,仿佛只是干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快,我们商量一下细节”朱高炽居然一反常态的立即拍板

    换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会对这种事关政权结构的、未来朝局的举动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勋贵们伤得太深、气的太狠、欺负的太惨,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勋贵、大权独揽,根本容不下别的念头

    至于什么平衡问题,那也得等到文官们和勋贵能平起平坐再说。至于大学士会不会权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现在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唯恐大学士们权力太小,不足以帮自己制衡勋贵

    皇帝和杨士奇热火朝天的商量着接下来的步骤,杨荣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偶尔拾遗补缺。对杨士奇今日的表现,他实在是太震惊了原本自己与他并称二杨,感觉彼此不分轩轾,但今日看杨士奇的连番举动,其实自己望尘莫及

    从长陵回来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绝望,因为那时候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嚣张的勋贵们妥协退让,这怎能不让人感觉前途无光,感觉文官们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杨士奇没有绝望,他从大危机中看到了大机遇,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张罗各衙门联合举行公祭,为死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