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铲除异己(第2/4页)  三国之北境之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荀彧一直以来对屯田庄子就有微词,此刻听到韩湛说起要加强庄子的管理,他连忙说道:“主公,你被那些从北海带回来的黄巾贼,安置在各处的庄子,但却没有留下足够的兵马看守。要知道,这些黄巾贼中不乏彪悍之辈,他们不甘心待在庄子里受苦,只要一有就会便会逃之夭夭。因此,属下建议,给屯田庄子多派兵马,对于那些擅自逃跑的黄巾贼,一律格杀勿论。”

    韩湛也觉得自己对屯田庄子的管理太松散了,想了一阵后,决定还是采用保甲制比较好,于是对荀彧说:“荀长史,从即日开始,各屯田庄子实行保甲制。”

    “保甲制?”听到韩湛嘴里冒出的新名词,荀彧不禁愣住了,过了好一阵,他才小心翼翼地说:“主公,不知何为保甲制?”

    “为了便于管理屯田庄子,庄内之人十户为一甲,设甲长;每十甲为一总甲,设总甲长。”韩湛根据自己的记忆说道:“每甲抽调青壮,每月训练旬日,在必要时补入军中。另外,一人犯法,一甲连坐……”

    韩湛所说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荀彧等韩湛说完后,连忙说道:“主公所言的保甲制,与先秦的连坐法颇为相似。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主公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荀长史,此一时彼一时也。”韩湛摆着手说道:“乱世用重典,方为上上之策。等天下太平之后,再来约法三章也不迟。”见韩湛已经拿定了主意,荀彧不好再劝,又聊了一些朝中之事后,便告辞离开了。

    郭嘉等荀彧离开后,问韩湛:“主公,既然朝中有宵小之辈诋毁,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韩湛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奉孝,你说说看,本侯该如何处置他们?”

    “一刀杀之,自然是最省事的。”郭嘉望着韩湛的脸,一边说一边观察他的神色:“不过这么一来,对主公的名声有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他们贬官,发配到外地去为官。”

    郭嘉的话给韩湛提了个醒,三国时代的各种规矩都是被董卓玩坏的,对于不同政见的朝臣,动不动就是满门抄斩,从来没有用过什么贬官外放的方式。此时韩湛就想采用这种方式,他点了点头,说道:“奉孝所言极是,明日在朝中,本侯就向圣上提出,因为冀州的县令空缺太多,便让这些人前去上任。”

    …………

    次日韩湛带着郭嘉、荀彧等人上朝,让那些等候在殿门外的朝臣们吓了一跳。不少人的心里开始打鼓,他们一想到昨日在朝堂之上,说韩湛坏话的那三位朝臣,就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担忧,因为以前董卓当权时,对于刚顶撞他的人,通常都是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杀。没准王子服几人,今天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朝臣们这么想着,不免就与王子服等人保持了一定距离,原本在人群中一点都不显眼尔等三人,立即变得鹤立鸡群般醒目了。

    韩湛朝三人走去时,朝臣纷纷向后退,给他让出了一条通道。韩湛来到三人的面前,板着脸说道:“昨日就是尔等在朝堂之上,将本侯与董贼相提并论的吗?”

    “是又怎样?”王子服昂着头说道。

    没等韩湛说完,已经有人打开了大殿的门,等在门口的朝臣们深怕惹火烧身,看到殿门已经打开,便纷纷涌了进去。

    等众人就位后,汉献帝出现在正中。等朝臣们朝拜过后,黄门侍郎大声地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黄门侍郎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在大声地说:“臣有本奏!”

    随后有一名穿着黑袍的大臣,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来到了殿中跪下,对汉献帝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汉献帝朝说话的人看了一眼,见是侍郎王子服,便笑着问道:“王侍郎,今日又有何事启奏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