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第053章 东北易帜 四(第2/4页)  兔子的征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时此刻,重情重义的张学良实在不愿背弃自己的结拜大哥。

    如此迂腐的行为,大同党气愤,东北军少壮派也失望,元老派却是十分高兴,少帅终于又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

    为了支援自己的结拜大哥,张学良抽调了沈克的106师和檀自新的骑兵第10师南下归常凯申指挥,除此之外,还抽调了黄永安的炮兵第6旅和乔方的炮兵第8旅,总共两师两旅的兵力。

    张学良如此慷慨,常凯申自然是来者不拒,收到拜弟的电报,想也不想就接受了张学良的援兵,并回电要他看好盘踞在西北的大同党,以监视为主,围剿为辅,待中央军彻底解决两广问题之后,再兄弟齐心,消灭西北赤匪。

    与两个大佬的“惺惺相惜”不同,东北军普通战士此时已经厌倦了内战,唯一的念想就是打回东北,想要他们帮常凯申打两广,那是几乎不可能。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例外,东北军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各个师长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沈克、檀自新、黄永安、乔方四人早有离意,听说少帅要派兵援助委员长,几人便毛遂自荐,很快便得到了张学良的应允。

    他们这些主官想要离去,底下的普通士兵也没有任何办法,无奈只得跟着自己的师长旅长南下,多年后全都后悔不已。

    见张学良有偏向常凯申的迹象,大同党不得不加快脚步联系东北军内部的少壮派,希望能借助少壮派的影响力重新拉回张学良。

    早在五旗镇战役之前,工农赤军便俘虏了不少东北军军官和战士,经过思想教育改造后,不少人已经完全转投到大同党的怀抱,其中便有高福源。

    高福源原是东北军六十七军107师619团团长,曾与东北将领黄显声商谈过抗曰大计。五旗镇战役之前,与赤军交战被生俘,并在在中国大同党教育下,更加拥护抗曰。

    五旗镇战役之后,高福源便被悄悄潜回东北军,暗中开始宣传大同党的抗曰主张和抗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先后成功说服了东北军110师两个营转投工农赤军。

    此回大同党和东北军的合作,他从中奔波耗费了不少精神,这次大同党决定放弃元老派拉拢少壮派,便决定由他来牵线搭桥。

    接到命令后,高福源很快便联系到了少壮派的核心人员苗剑秋,试探着说明了党中央的想法,不想正合少壮派的心思,顿时一拍即合。

    只是少壮派手中并无多少兵权,想要彻底掌握东北军的话语权还为时过早,而且元老派们个个都是老狐狸,想要拿到他们手中的兵权,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为了抗曰的大义,再难的事情也要奋力一搏,少壮派们很快便把心思转移到底层官兵身上,只要掌握底层官兵,东北军也相当于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对于这种事情,大同党十分在行,当下便悄悄派了不少政工人员跟着高福源潜入了东北军内部,再由苗剑秋等牵线搭桥接触底层官兵,暗中进行说服。

    东北军在外流浪了多年,早就受够了各种白眼,唯一的念想就是打回东北,经政工人员稍微点拨,很快便倒向大同党这边。只是近二十万东北何其多,又不能轻易惊动东北军高层,这种说服行动进行得十分缓慢,想要一一说服大部分东北军底层官兵,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

    所以明面上的谈判还是得进行下去,大同党高层依然在不辞辛劳地劝服张学良,希望能从张学良这里打开关口,彻底解决两军之间的合作问题。

    谈判在继续的时候,南方“常桂战争”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两广在取得前期的胜利后,攻势渐渐疲软下来,一方面是战线太长,以两广的兵力无法再进一步,另一方面则是常凯申也渐渐缓过气来,纠集手中优势兵力反推回来,渐渐和两广打成拉锯之势。

    战争进行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