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谁是鱼肉?(第1/3页)  大宋的智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常在木板上坐了很长时间,才看见孔远达双眼红红的从里间走出来,无声的抱抱拳以示歉意之后,就呆呆的坐在李常的对面一言不发。

    李常笑道:“刚才我无意中看了你摊在桌案上的笔记,发现十年以来你总共教授过六千三百人读书认字,这让我非常的惊讶,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孔远达低声道:“这很容易,只要给一个孩子教会了几个字,我就要求孩子把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再教给五个人,这样可以抵消束脩,教的人越多的孩子,还会获得我特殊的奖励。

    奖励算不得丰厚,有时候是一本书,有时候是一支笔,更多的时候是一句肯定的话,因此,十年下来,受我熏陶的人数很容易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如今涿鹿县只要是家里有孩子曾经受过我教诲的人家,多少都识得几个字。”

    “你让那些孩子把那些字教给了他的家人和邻居”

    “不多的几个字,比如,中国,比如华夏,比如炎黄”

    “有效果吗”

    “不知道,不过我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关于这些字的故事。

    李常笑道:”已经有效果了,刚才我来找你的时候,乡老们知晓我是宋人之后有些还拱手问我河间府的旧事,还说他的故乡就是河间府。教化之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孔兄辛苦了。”

    孔远达叹息一声道:“自石敬瑭将燕云当做礼物敬献给了辽皇之后,此地脱离大宋羁縻已经百年之久。

    当年的始作俑者尸骨都已经化成了泥土,可是流毒依旧祸害人间,先帝三次北伐全部失败,导致一心归汉的燕云地百姓死伤惨重,如今我们想重回第一次北伐之时的模样,可谓难上加难。”

    李常郑重的点点头道:“我们不指望王师到来的时候百姓箪食壶浆,只希望这里的百姓莫要加入辽人的队伍对抗王师。”

    孔远达点头道:“确实不能期望过高,人心向背历来是一件大事,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一点点弥补燕云百姓心中的伤痛。其中。大宋一定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打动百姓,善待百姓,让他们能直接感觉到来自亲人的关怀。

    云侯可能是大宋最出色的统帅,却不是大宋最高明的安抚人心的人选。铁血统帅对付不臣之民,往往只有杀戮这一个法子。”

    李常道:“曾经有人说只需将燕云地的百姓尽数南迁。将大宋本土的百姓迁来燕州,民乱之事当可迎刃而解。”

    “万万不可”孔远达连连摇手道。

    “燕州百姓生于斯长于斯,数百年来这里已经是他们的故土。这片土地已经和他们血肉相连。

    强行内迁只会激起更大的民乱,一旦大将军刀头见血。三百余万汉地故民当铤而走险,如此一来我大宋只有两个选择,要嘛杀光汉地的百姓。要嘛被汉地的数百万百姓把我们的大军吞没。”

    “民心似铁,官法如炉。乱世重典之下,何人敢露头闹事”

    孔远达看看李常铁青的面孔,仰天长叹一声道:“既然要这样。孔氏十年辛苦又是为了什么”

    “那是最坏的情形,将来不一定会发生。”

    孔远达伤心的道:“会发生的,一定会发生的,云侯乃是一位铁血将军,他的胸中从来就没有退让二字。

    云内州赤地千里已经是明证,听说大将军的兵锋已经抵达奉圣州,涿鹿县的百姓已经人心惶惶,不少的富贵人家已然拖儿带女的离开了涿鹿县,正在向中京道进发。”

    李常哈哈大笑道:“子正以为他们到了中京道就安全了吗没藏讹庞的大军如今就在中京道,他之所以会不远万里来到中京道,其战略目的就是为了掳掠人口,然后送去大漠的西面,为他开拓疆土。

    如今中京道已经是战火连天,西夏的擒生军纵横草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