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倒霉的(寒食帖)(第1/3页)  大宋的智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我来蜀中,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苏轼瞅着先生递给自己的寒食帖抓耳挠腮不知説什么好,冥冥中他觉得这诗似乎和自己非常的熟,却又説不出什么道理来,因为这诗里的遣词造句的模式和自己很像,先生作出来的诗歌往往大气滂沱,比如满江红比如破阵子如今这寒食帖的出现,让他现先生的学问好像又进步了,这让他有些惭愧,因为他这两年除了游山玩水陪老婆之外,学问一途上似乎毫无存进。

    “先生把自己説的也太凄惨了些,云家即便不是大宋富,也绝对算得上是巨富之家,您何必用“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样的句子来寒颤自己。”

    云峥似笑非笑的瞅着苏轼道:“你不觉得这诗和你家先生我的处境很相似吗被人家丢在蜀中三年不闻不问,我堂堂的大将军混的连军将都不如,如今谁都跑来要欺负我一下。

    庞籍,韩琦,皇后他们欺负我一下也就罢了,毕竟人家位高权重的我惹不起,现在大军在战乱中杀了几个和尚,难道就犯了天条了

    兵火烽烟之下血流万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敌占区,难道眼看着那些和尚杀我的手足,却不允许我的属下杀和尚这是什么道理

    如果是前几年,我就算在战场上杀掉一万个和尚,自有朝廷替我分辨分忧。如今我不过被贬斥蜀中,那些人就想来捶我这个破鼓,谁叫我被贬斥了呢谁叫我被包拯用命给弹劾了呢这些我都认,倒霉的时候难道就不允许我嚎上两嗓子”

    苏轼再瞅瞅这寒食帖,胖脸都皱成抹布了讷讷的道:“可是把自己説的如此之惨,是不是有些不要脸尤其是“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这句话説的让人牙齿酸。”

    云峥奇怪的看着苏轼道:“你不喜欢这寒食帖”

    苏轼果断的摇头道:“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这是倒霉到极点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东西,放在你身上半点都不合适。

    您虽然被放逐到了边塞之地。可是豆沙关是您的老家,即便是苦寒之地对您来説也是高兴事,出来当官,能有机会回老家是喜事啊,比起”少小离家老大回”之类的境遇好了无数倍。

    再説了,説您在豆沙关一手遮天不为过吧信王去了您那里都要托庇于您,您诗里説的这种处境没人信啊。”

    云峥点点头道:“这样哀告确实有些不要脸,所以我决定把这诗的出处安在你头上。这样别人要是骂无耻。也只能骂你。”

    “啊”

    “啊什么啊这诗本身就是你写的,先生拿来用用表述一下自己凄惨的境地不成吗

    这年头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我总是扳着一张死人脸。天大的压力搁在肩膀上明明腰都被压断了还咬着牙説小事情,这样下去别人认为我本事大,什么样的压力都能扛下来,人家不往你先生身上压担子往谁身上压

    李常早就教训过无数次了,还专门带我去拉磨的驴圈里去看了两头驴子,一头只要套到磨上就大喊大叫。一头傻不愣登的光知道低头拉磨,你説説。你要是磨房的主人你喜欢用那头驴”

    “必定是那头不叫唤的,不过先生啊。光叫唤不干活的驴恐怕活不长吧”苏轼的脑子已经乱掉了。

    云峥笑道:“只要那头能拉磨的驴子还活着他就能活着,只有当那头能拉磨的驴子拉不成磨的时候,他才会有危险。

    总之光叫唤不干活不成,光知道低头拉磨不叫唤的驴子也不可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