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第2/4页)  三国小兵之霸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掩杀过几次,他们的骑军直接损耗了大半军马。

    到后面,十多万的骑兵,还剩下六、七万骑的时候,追击的军将才恍然大悟,知道他们再追下去的话,可能就会全军覆灭的下场。何况,他们仅剩的这点骑兵,赵云如果不是考虑到以少击多会对自己的军士造成太大伤亡的话,他都可以直接挥军与袁绍的骑军决战了。

    如此,袁绍的骑军只得心惊胆颤的,灰溜溜的撤回去向袁绍复命。

    别看董卓、匈奴人、乌桓人可以动不动就组建数十万的骑军,甚至现在的新汉朝,也随时可以组建起大量的骑军。

    但是,大汉中原的诸侯势力,他们想组建骑军就当真的不容易了。

    没有办法,大汉中原的产马极少,许多地方可以说根本就不产马,或者说根本就不需要马。在南方,有些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马。所以,历来,大汉中土,骑兵的数量都是极少的。

    公孙瓒之所以能和袁绍交战相争那么久,靠的就是骑军。

    大漠的异族,他们的地方本就是产马的地方,当年的董卓,他也是在西凉迹才能拥有那么多的骑军。新汉朝的战马,几乎都是靠俘获匈奴人的战马、董卓军的战马。而袁绍,他在冀州,又能从哪里弄得到大量的战马呢

    他能够弄得到十多万匹战马,这也几乎是搜尽了一州之地的马匹才组建起来的。可谓倾尽了袁绍的心血。现在,被赵云区区的两三万骑军就已经让他损失了大大数万的骑军,他岂能不心痛

    事实证明,他不可能用骑军来对付赵云的骑军的。如此。就等于宣告他拿赵云的骑兵没有一点办法,难道他可以用步军去追击赵云的骑兵么别开那个玩笑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袁绍不得不分出大半的军马恢复他的运粮线。这样,就使得右北平的压力大减。

    在公孙瓒的号召之下,采用了赵云的建议,在右北平城当中布了一些新汉朝的利民政策,使得那些原来对公孙瓒失望畏惧的百姓,慢慢的拥护公孙瓒,万众一心的情况之下,凭着公孙瓒那十来万的军马及右北平城内的百姓。坚持稳守右北平还是可以的。

    袁绍本来是六、七十万大军准备围攻右北平的,撤走大半军马之后,就只有三十来万的军马围攻右北平,直接让袁绍的绝对优势兵力大大的缩减,也使得他从攻方变成与公孙瓒对持的局面。

    这个,袁绍也无可奈何,他久攻不下。就不得不停止了攻城。攻城的损失太大,袁绍也损失不起啊。另外,他不把大量的军马撤回去保证运粮线的畅通也是不行的。

    如果派出的军马少了,就等于是白白派去送死,十多万的骑军都拿赵云的骑兵没有奈何,反而是损失折将。步军又岂是骑兵之敌所以,袁绍分别要留下上十万的军马在河间、任丘等城池镇守,押送粮草的过程当中,也要派出十多万的步军随行,免得会遭受到赵云的骑军的攻击。

    如此。袁绍与公孙瓒在右北平僵持了近一个来月。

    就在寒冬到来之时,赵云见难以再偷袭到袁绍的运粮线。转而率军再深入到袁绍的地盘里面,分别直接去攻击袁绍的城池。

    如渤海郡、常山郡等等,都不停的遭受到赵云的偷袭,有好几次,城池都几乎被赵云给偷袭夺下来。其中,赵云还抽空回赵家村祭拜了一下哥嫂呢。

    赵云自然不是当真的要攻夺袁绍的城池,只要想逼袁绍退兵罢了。在冀州各地,还有许多袁绍的粮仓,他的军粮,都要从这些粮仓押运出去的,如果一旦有某个郡城落入赵云之手,那么袁绍的损失就大了。

    如此,袁绍不得已,只好从右北平退军,在幽州范阳至渤海郡一带布下了一道防线,把幽州一分为二,他与公孙瓒各占一半。

    然后,他的大军返回冀州境内,派军挤压赵云的活动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