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特别的暗示(第2/3页)  武唐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希望你不要与其他人说,现在朝堂上的是非多,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因言获罪,你应该明白我话中意思的”

    先皇太英明了,几乎没什么事可以让人诟病,先皇的英明让人不敢去置疑文成公主和亲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这带事上这么明言指责他。何况有李晨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对吐蕃人很仇恨,但并没有归罪于先皇许嫁文成公主的举动让吐蕃人强大。

    如果李晨到处嚷嚷这样的论调,说不定会惹来麻烦事。

    裴行俭已经打算好了,什么时候领李晨进宫,面见一下皇帝,让李晨在皇帝面前表述一番论调。只要能得皇帝的青睐,那得到重用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要是李晨在皇帝面前也是这样说,那非常得不到重用,甚至可能惹恼皇帝,吃不了兜着走。

    “多谢裴伯父的提醒”李晨也有点清醒过来,赶紧起身作礼:“小侄不懂规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还请裴伯父不要见怪”

    “某自然不会怪你,某还很欣赏你的直爽与豪情,这是有血性的汉子才会有的。某只是惊叹于你有这番言论,有这般想法而已”裴行俭抚着胡须,呵呵笑道:“晓阳,某想问你,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观点,还是你师父的观点或者是其他人所教”

    李晨愣了一下,也马上老实回答:“是我自己的观点在我知道这些事后,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

    “有这般头脑,真的很不简单,”越与李晨交谈,裴行俭越觉得惊叹,忍不住再次当面称赞,“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想必你再得到一些指教,会越加的出色,我真的想收你为徒了,哈哈”

    裴行俭这是试探,想看看李晨在面对他这般示好时候,会怎么表示,当然他也确实想收李晨为徒。

    听了这话后,李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能拜入裴伯父门下,天下任何人都会觉得荣幸。不过,我的恩师刚刚去逝不到半年,我依他遗嘱,虽然不需要为他守孝,但我也不能马上就拜别人为师。裴伯父的好意,我心领了,一切待以后再说吧”

    李晨这话,还是挺让裴行俭满意的,他脸上绽出了笑容,也没再在这事上问什么,而是再问了李晨另外一个话题:“晓阳,你很反对和亲”

    “那是当然”李晨没犹豫就承认了,并马上解释,“裴伯父,我是这么想的,大唐的安危,边关的稳定,是靠无数热血将士奋力拼杀,击败敌人而换来的,而不是依靠送女人和亲而得,因此任何时候,我都反对送女人和亲,以此换来和平。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将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全消灭,和平才会降临。”

    说着李晨以非常凝重的口气,将一首突然间想到的诗念了出来:“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朝云鹤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要以送女人和亲的方式换取边关的和平,任何一名热血男儿,都是不愿意忍受的。”

    李晨的豪情再次让裴行俭惊叹,对李晨的好感,也更进了一步。他隐隐从李晨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自己年轻时候,也是这样充满豪情,对看不惯的事充满激愤的。只是裴行俭希望李晨不要把对青海之事,对文成公主下嫁和亲这事的看法,到处乱说。

    因此他再提醒了一句,李晨自然满口答应。

    裴行俭也想到了另外一事,想了下后,还是对李晨说了:“晓阳,以李中书令为洮河道安抚大使这事,前些日子朝中争论非常激烈,但陛下表示了意见后,虽然还有朝臣上奏表示这样不妥当,但陛下已经这样说,并且昨天诏令已下,事情没有改变的可能。”

    “啊这么快”

    裴行俭瞄了眼满是惊愕的李晨,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除非出现特别情况,比如出征的将领得了重病,或者因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