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假设(第2/3页)  武唐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吐蕃的入侵。

    裴行俭也知道,皇帝会这么决定,应该也是认为吐蕃赞普去逝不久,吐蕃国内还很混乱,掌握吐蕃朝政大权的钦陵,还在忙着四处灭火,平定叛乱,没精力攻我大唐,因此敢让李敬玄去主持军务。不只皇帝这么认为,皇后武则天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朝臣们也大多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我大唐不主动进攻,青海战事是不会发生的。可以说,让李敬玄去鄯州,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朝廷这样做,只不过是想化解两位宰相之间的争斗而已。

    如果青海没有战事,李敬玄去那里呆了上阵子,根本不影响大局。

    但现在却探知吐蕃人正在抓紧准备战事,年后就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让深谙军务的裴行俭忧心忡忡。更让担心的是,这样大的事,刘仁轨竟然没有上奏朝廷。要不是李晨刚才说,裴行俭还不知道鄯州方向已经打探到了这样的消息。

    不过裴行俭也马上明白了刘仁轨不将此情况上奏的原因,如果这消息送到长安,那在朝议的时候,改派李敬玄前去领军的决定,肯定会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李敬玄不一定能成行。

    刘仁轨这样做,明着就是公报私仇,利用李敬玄不懂军务这一弱点,挖个坑让他去跳。如果李敬玄到了青海,青海战事暴发,李敬玄打了败仗,那他的政治生涯也走到了尽头,兵败之责,肯定没办法逃脱,更何况皇帝对这个中书令已经挺厌恶。

    “刘公,如此年岁了,为何还要这般做”裴行俭在想了好一会后,心里喃喃自语。“这可是关系到我大唐国势,身为当朝重臣,岂可以如此私心对待国事要出大事的”

    他对刘仁轨一向很敬重,当前辈一样看待。但现在发生的事,让他对刘仁轨的好感少了很多。

    裴行俭一向认为,个人利益之争,不应该凌驾于朝事之上,拿国家利益来践踏,特别是这种有可能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刘仁轨想借李敬玄不懂军务这一点报复,让李敬玄去青海后打败仗,然后被朝廷惩处,这样的用心太险恶,太自私,裴行俭对刘仁轨的印象一下子反转。

    其实不光裴行俭对刘仁轨的印象反转,李晨也是。

    虽然说原来的历史上记载的就是这样的事,青海之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刘仁轨一力举荐李敬玄去鄯州领军之故,但在真实地看到事情的发展,刘仁轨为了报私仇,竟然把探知吐蕃人准备攻打我大唐的情报都压下不报后,他对刘仁轨没太多好感了。

    “裴侍郎,我觉得,如果青海之战马上暴发,而我大唐指挥军队作战的是李中书令,那这场战,我们可能会惨败”李晨轻轻地说了一句。

    裴行俭默然,最终还是点点头,认同了李晨的话。

    “裴侍郎,我觉得,如果你代李中书令去青海领军,那情况会完全不一样”

    李晨突然之间崩出的话,让裴行俭愣了一下,满是愕然。旋即摇摇头,苦笑着说道:“这怎么可能朝廷已经下诏委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青海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总揽青海军务,李中书令也接受了这个任命,正准备前往青海。”

    “我觉得,裴侍郎才是此次大战的最佳领军人”李晨再次坚定地说道:“如果李中书令因故不能成行,那裴侍郎会向朝廷请命吗”

    “不能成行为何”原本起身,踱步走到窗户前的裴行俭,猛然回转身,精光四溢的眼睛看着李晨。

    李晨被裴行俭这样的反应吓了一跳,赶紧跟着起了身:“裴侍郎,我只是假设而已”不过话虽然这样说,李晨猛然间冒出一个心思来,要是李敬玄真的因故不能成行,朝廷是不是会派另外的人去领军如果李敬玄真的病了,或者因故受伤,没办法骑马走路,那是不是真没办法去青海了

    一想到这些,李晨的心有点怦怦乱跳的感觉,他强自将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