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饬?扯!(第1/4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应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弟弟竟然会产生了放弃科举的想法。

    莫非是出门趟了邪?

    宋应星拉住了准备去找郎过来的兄长宋应升道:“大哥别担心,小弟没得病。”

    宋应升却把打开了宋应星拉着自己的手,怒道:“还没病!我看你是病得不轻!十余年寒窗,说放弃就放弃了?不是说今年的恩科再拼回的?”

    宋应星却是满脸认真的盯着宋应升道:“大哥,兄弟我今天才算是明白了个道理。

    真想要为国为民的做番事,倒也不必非得要科举为官了才行。哪怕是不为官,弟弟样可以研究些自己喜欢而又能利国利民的东西。”

    见宋应升依旧是满脸怒色,宋应星又接着道:“咱们兄弟当初所学横渠先生之学,本就是通经致用为本,以躬行礼教为主,又何必非要科举为官?”

    宋应升气极,训斥道:“就算是如此,怎么就不科举了?科举跟你捣鼓那些乱七糟的东西有什么冲突?莫非你还真个打算不读书了,专门去研究那些奇技淫巧?”

    宋应星道:“大哥说的不对,如何就是奇技淫巧了?无百工之术,你我身上的衣服从何而来?

    咱们兄弟所读的书,也是印刷出来的罢?若是没有故宋毕升先生所创印刷之术,单靠雕版,你我兄弟能不能买的起?”

    宋应升时哑然。

    宋应星所说的雕版印刷,是在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后,由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这种印刷之术,基本上页就是张刻板。而旦刻错了个字,整个雕板也就宣告报废,这就意味着雕版印刷的成本是极高的。

    成本高,卖的书价格就贵。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穷书生们都喜欢借书来抄的原因。

    可是,这书不是你想借就能借的到的,除非关系真的是极好,否则谁愿意冒着书籍被损坏的风险将书借出去?

    而且,成本高,也就意味着想要读书的门槛被提高,许多想要读书的学子往往因为买不起书,或者借不到书,就此断了求学之路。

    而毕升所研究出来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就好很多了。

    个字能反复使用,就算是坏了,也不过是个字模而已,再弄个出来也就是了。

    印书成本的降低,书的价格也相应的降低,同样的,能买的起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在讲究通经致用和躬行礼教的横渠学派来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儿。

    宋应升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活字印刷也是奇技淫巧这种屁话来。

    而宋应星见兄长被自己驳倒,时之间心也是有些过意不去。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就读,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宋应星与兄长起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

    在万多名考生,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史长则名列第六。

    奉新诸生只有兄弟二人举,故又被称之为“奉新二宋”。

    只是自己兄弟两人时运不济,后来多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不曾得进士。

    原本是打算崇祯元年的恩科就是最后次打算了,能就,不能则就此返乡。

    只是不曾想当时恩科还没有开考,有就传言说崇祯二年会继续再开次恩科。

    果然,自己兄弟二人再次的名落孙山。

    因为左右都还在京城,再加上殿试之时传出的崇祯皇帝怒斥学子的言论,让兄弟二人觉得当今皇帝开始重视通经致用之学,因此决定不如再试次算了,这才拖到了今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