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3章(第1/3页)  我的鬼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到项羽密函的九江王英布,早已派几只快船在郴州附近的江面上等候义帝的船队。一日,义帝的众船驶来,英布即令快船上前截住船队,并指示将士,登船后不作任何解释,将船上的所有人员一律斩杀,不留活口。

    一场血腥的tu sha在距郴州不远的长江上发生了。绝望的义帝眼看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在船上恣意砍杀,知道自己也躲不过被杀的厄运,便纵身跳入江中自尽了。

    第二件事是杀死韩王成。

    项羽对韩王成当时派张良随刘邦西征关中,始终耿耿于怀。所以分封诸侯以后,他没有让韩王成在韩国主政,担心他再度与刘邦联手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而把韩王成一起带到彭城,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他让张良回到韩国代理韩王成理政。尽管从汉中赶到彭城的张良,为韩王成当时协助刘邦西征关中一事作了许多解释,但项羽却执意不准韩王成回去,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让他离开彭城。张良没有办法,只好自身返回韩地,暂且代理韩王成理政。张良离开彭城不久,项羽找一个借口把韩王成的“韩王”封号削掉,将他降为侯爵,并且依然不让他离开。降为侯爵的韩王成整日都闷闷不乐,身置强盛的项羽帐下,又无法脱身,免不了发些牢骚,说些怪话。谁知隔墙有耳,韩王成的牢骚和怪话不久就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本来就看着韩王成不顺眼,听到他竟在背地里对自己表示不满,不由的气上心头。他派人多方搜集韩王成的不轨言行,最后竟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这一下不得了了,日夜盼望韩王成回国的张良听到他被项羽杀害的消息后,坐立不安,他知道要不了多久,项羽也会编造一个罪名把他也杀了。面对这种险境,眼下已经顾不上韩国的百姓了,只有先保全自己性命再说。张良将韩国的事务向属下作了简单的安排后,只身离开韩国。他能到哪里去呢?唯一的去处就是投靠汉王刘邦,在那里重新寻找保全韩国的时机。

    这两件事情做完后,项羽如释重负,仿佛此刻天下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天下平定的时间很短,没过多久,不断有各诸侯国内哄或争战的消息传来,搞得项羽也十分闹心。

    各诸侯国发生的内讧以及他们之间的争战,真正祸根,其实出自于项羽在咸阳分封时的不公。

    首先是齐国。当时项羽分封天下时,将齐国分为三块。立田都为齐王,立田安为济北王,立田市为胶东王。然而在齐国资格最老,威望最高的原齐王后人田荣却什么也没有分到,田荣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分封后不久,田荣即召集旧部在齐地起兵,先打败了齐王田都,田都只好率残部到彭城去投靠项羽了。再击败了胶东王田市,并在激战中杀死了田市,然后田荣再率兵攻打济北王田安,并打败了田安。田荣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荡平了齐国全境,灭掉了三个王,自己成了新的齐王。

    再下来是赵国。陈馀、张耳在反秦的斗争中曾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并且还有过吻颈之交,他们曾在武臣手下共过事,为武臣收复赵地立下汗马功劳,但两人的友谊在巨鹿被困时出现了裂痕。如今项羽分封天下时,封张耳为常山王,占有原赵国的大部分地区,而陈馀只得到了三个县的封地,为此事陈馀心中愤愤不平。按理说,他和张耳在反秦的斗争zhong gong劳差不多,官职也差不多,可项羽分封时,他们的差别就十分悬殊了。附近的齐国田荣起兵,灭了齐地三国之后,陈馀看到了希望,他派人秘密地去见田荣,请求田荣帮他。田荣自然很愿意,支持了陈馀,等于自己得到了一个盟友。于是田荣就派兵支援陈馀,没用多长时间,就打败了常山王张耳,重新拥立赵歇为赵王,控制了原赵国的全部郡县,丞相陈馀则是赵国的实际掌权人。

    北边的燕国也不安定。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将原来的燕地分成两个诸侯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