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7章 下血本(第1/3页)  带着警花闯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进入交州境内开始,农垦军团中就接连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到达交趾以后,农垦军团中水土不服的士兵已经超过两成,而那三百名寒门儒生本就手无缚鸡之力,更是无人幸免,只不过症状或轻或重罢了,严重的上吐下泻,连路都走不了,整支队伍便滞留在龙编,不敢继续南下,

    仍然驻守在龙编的张飞不敢怠慢,立即将这里的情况用流星快马报往襄阳,接到交趾的急报,刘欣感到深深的自责,这种情况应该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他急于求成,忽略了气候、食物等方面的因素,

    第三军团和第七军团的士兵之所以沒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他们体格强健,平时又经常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拉练,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姓,而农垦军团刚刚组建一个月,真正训练的时间还不超过二十天,再加上长途跋涉,突然到了一个新环境中,身体自然吃不消了,这些常年在田地里劳作的士兵尚且如此,那些每天捧着书本典籍的儒生们就更不用说了,

    刘欣只得亡羊补牢,紧急从医学院抽调了三十名医生派往交趾,再加上驻守交州的第三、第七军团中原有的军医,临时组成了十多支医疗小组,几经努力,终于将水土不服的情况控制了下來,

    经过这一折腾,等农垦军团和儒生们彻底安顿下來已经是二月初了,驻守交州的军队也作了调整,第七军团已经全部撤回襄阳休整,而精于山地丛林作战的第三军团则分别驻守交趾、九真、曰南三郡,其余如苍梧、南海等几个郡则交给了新组建的地方军,农垦军团的士兵们忙着开垦荒地,儒生们也在第三军团和郡县地方军的帮助下办起了学堂,

    为了保证在当地的招生能够顺利进行,刘欣这次是下了血本,所有到学堂读书的孩子不仅费用全免,而且还包食宿,并且每个月可以领到五钱银子的生活补贴,

    在交趾、九真、曰南等地,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七八岁,甚至四五岁的孩子就要帮着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主动把孩子送进学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非常情况用非常手段,刘欣也只有出一回血了,

    招生的通知是由郡县官府组织衙役、保长敲锣打鼓、走村串巷发布下去的,无论汉族还是其他民族的百姓,起初都不相信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后來有好事者试着带孩子报了一下名,结果真的领到了五钱银子,五钱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于穷苦人家來说,几乎可以满足大半年的开支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带着孩子报告上学的人便排起了长龙,各郡县的学堂都是人满为患,不得已,当地官府只得将入学年龄一改再改,原來是十二岁以下都可以入学,后來改成十岁以下,最终限定在六至八岁,已经报名的当然无法改变,报告晚的都懊恼不已,即使这样,每个学堂的学生也已经都在千人以上了,

    当地百姓倒不在意孩子能够在学堂学到多少真才实学,他们在乎的是家里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多了一双挣钱的手,不过,对于大汉王朝的这个政策,百姓们还是乐见其成的,许多百姓都自发地來帮学堂建设校舍,反正地方有的是,林里的树木也多的是,又有当地驻军的帮助,不过十來天的功夫,一排排整齐的崭新校舍就在交趾、九真、曰南下属诸县矗立起來,

    在交趾、九真、曰南三郡推广学堂,还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凡是有孩子在学堂读书的那些百姓,不管过去如何彪悍骁勇,一下子都变得老老实实起來,因为学堂有规定,不管哪一位学生,只要他家里有人触犯律法,他就立刻失去读书的资格,失去了读书的资格,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免费食宿,更失去了每个月五钱银子的补贴,这样一來,谁还敢不遵纪守法,过去有些好勇斗狠的家伙,现在走路都担心会踩死蚂蚁,

    更夸张的是,曰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