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第三节(第2/5页)  天子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吹鼓手们敲锣、击鼓、吹锁呐;最后是“牛角炮手”放“冲天炮”。这种“牛角炮”是用注铁烧制而成,形如水牛角,长约一尺五寸,上部是二寸直径的圆孔,中间弯曲,底部很少,并有一个插导火线的小孔。“牛角炮”分三个等级,小炮装填一市两火药,响声传播2公里左右;中炮装填三市两火药,响声传播5公里左右;大炮装填五市两火药,响声传播10公里左右。牛角炮手均由道士担当,根据施主要求施放炮的等级和次数收费。在当地,无论“红”“白”喜事,都愿放“牛角炮”。而且讲究放中炮的次数越多越隆重。牛角炮中的大炮,只用于任何仪式的开始和结束,小炮则根据仪式现场的实际情况临时动用。

    开棺仪式的三声大牛角炮响后,现场一遍寂静,方丈法师匡红涛大声宣布:护鱼入江仪式现在开始

    “施主陈安心拜祭先祖”

    陈安心率全家男女老少二十多人跪在烟雾弥漫的“供桌”前,全体向供桌前方的坟池拜了三拜。

    “鸣炮、奏乐、焚纸、金鳞红鲤跃龙门”随着76岁的方丈法师匡红涛的高声喧喏,“护鱼入湘江”仪式进入到。

    特技加特写这时,明朗的天空,突然飞来了一片彩云,遮挡了南方秋曰不再象夏曰哪样火辣的太阳。一阵旋转的秋风,将烟花炮竹爆炸后施放的、原本在空中飘浮的青烟,从天上卷回到天子岗的地面。陈家原来就在地面祭祖时,在坟墓的东南西北方向燃烧着四个火堆的纸钱。这些纸钱是用古老而传统的造纸术,造成的。它以稻草为原料,纸色发黄,柔软有硬度,既可用于包食品,也可用于做佛品。用这种纸做纸钱,首先要裁剪成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的纸张。而后,要将30张纸叠成一扎。将成扎的纸放到一木墩上,再用特制的“铁挫”打缺口的半圆。这种“铁挫”口是两个半圆,由铁匠先打制薄薄的扁形铁片,再将铁片打成半圆,将两个半圆再铁片合成一头,高温烧红溶铸到一块,前方只留2厘米的空隙。用这种“铁挫”,将成打的纸打透,在纸面上留下一道不封口的“圆印痕”。一张纸上,纵向打三道“圆印痕”;横向打二道“圆印痕”。祭祖焚烧时,要先用手将其一张一张撕开,这样才能燃烧快,不冒大烟。如果不提前撕开,这种带“圆印痕”的纸钱,只能是暗火燃烧,能冒出很浓的烟雾。

    当陈家祭祖时,陈家已传到了陈道财的曾孙辈陈安心,这次未安排人员预先将纸钱撕开。因此,当时坟墓四周笼罩在浓浓的烟雾中。

    因为,陈安心心中也不清楚,这种浓浓的烟雾,究竟是符合神灵的意图,还是不符合神灵的意图。陈安心这时只能怀念自己的老祖宗们。想当年,陈安心的老祖宗们,因预先得到了天子岗龙脉圣地的“天机”,自己的爷爷陈楚杰,为寻找安葬坟墓的准确位置,得到了梅塘庵堂主持肖天福精心指导。

    梅塘庵堂主持肖天福虽然因泄露“天机”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大脑敏捷的思维、超出常人的阅历,指导陈楚杰历经三年,到天子岗迎接到神光,找到了安葬曾祖父、曾祖母的准确位置。这次开棺护鱼入湘江,陈安心得不到任何一位长辈们的指导梅塘庵堂主持肖天福,旱在30多年前已经先逝。陈安心的爷爷陈楚杰已在20多年前去世。更让陈安心心痛的是,父亲陈光彪也在前年因突发姓心脏病过世,享年49岁。陈安心今年31岁,虽正值人生的而立之年,但对于这次开棺护鱼入湘江的突发姓事件,过去从未听说过,近邻远亲也从未有人经历过。他得不到任何一位长辈们的指点。只能凭感觉,按衡山寺法师们的提示去行动。

    特技加特写衡山寺方丈法师匡红涛50年前参加过陈安心爷爷的葬礼。据衡山寺方丈法师匡红涛介绍,当年他与另三位师弟一同放入坟墓中“四件”宝物赔葬。

    “陈施主,这次开棺护鱼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