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名字引发的政争(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的家人何时来南京算起来,承佑今年已经快要三岁了吧”朱聿键忽然问道。

    “应该是这两日便会抵京,父亲的登基大典,他们是一定要参加的”

    “登基之后,吾便要大封皇族,南阳唐王一系还有些子弟需要册封,到时候,你和承佑也要在内,你已经在宗族黄册之内,但名字却是这一diǎn始终是个麻烦啊”

    朱聿键没有挑明,但意思却是表达的清清楚楚。历代皇族朱家子孙的名字都是有着一套严密的体系和确定方法,这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打造而成的,虽历经三百年,但至今却已然是难以动摇。可以説,名字也是皇室子孙身份的一种彰显。

    朱聿键的意思很清楚,朱平安既然回归皇室,那名字是一定要更改过来的。但是有一diǎn,尤其要主意,改完名字之后,虽然将被确定为朱家子孙,皇室血脉,但大明皇室的规矩也随之而来。

    明朝的藩王制度,众所周知,实际上便是软禁于封地,花天酒地随你的便,但就是不得干涉中枢朝堂、地方的任何事务,甚至连出入封地的城门都要请示。説明了,其实就是,到郊外踏青都要请示朝廷,否则便是非法出境。

    那可是要严惩不贷的,而且一定一会有朝臣将谋逆挂钩,以此来弹劾,説到底,出一次城便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

    这样的藩王,朱平安做得来吗能做吗

    “父亲的意思呢”朱平安不动声色的将问题又踢了回去。这使得朱聿键的钓竿不由得轻轻抖动了一下,平静的湖面顿时圈起一阵细密的波纹。

    “朝廷打算在泉州、福州、松江、广州开设自由贸易区,市舶司衙门也将随之建立,兵部曾樱也上了奏疏,请求重建京营,并增设新军。吾也打算将来在这此黄册库被焚一事上做些文章,丈量天下土地。推行新政”

    朱聿键所答非所问的説了这么一大通,朱平安也听得明明白白,当下便站起身向着朱聿键深深一揖,“恭喜父亲得了方岳贡这等大才”

    朱聿键讪讪的笑笑。

    父子两人很有默契的避开了让各自尴尬的话题,但朱聿键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有很多。方岳贡曾经主政山东,对于山东的军政事务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但其中的运作多少还是了解的比较透彻的。以当初他和郑三俊在朝臣中的风评,贸然委以官职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由他在幕后制定整个隆武朝新政的大政方针却是绰绰有余的。

    朱聿键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隆武朝廷不是义兴朝,他绝对不能容忍山东目前的脱离于中枢之外的状态继续存在。从这一diǎn上来説,将朱平安收归到皇族,便是对山东下手的第一刀。贸易区、新军、土地新政,这三者是山东崛起的基础,现在隆武朝廷也将大规模的推行这三项新政。便是要壮大朝廷的实力,这一diǎn不仅是针对于朱平安,也是将目标对准了福建郑氏。

    朱平安长时间的陷入到沉思当中,将近有大半个时辰没有在説话。这样一来,朱聿键却是有些沉不住气了。

    “天下的各处,你随意挑选吧,你説出来吾一定不会拒绝,这便作为你的封地。同时。登莱两州还将划归你的支配,官员的任命你尽管开口便是。你的部下。如卢向昇、杨廷麟、李定国、岳锦峰等人,吾也不会放任不管,总归是会让他们一展所长。还有蓬莱的贸易区以及你在朝鲜的各处产业,朝廷都不会插手,这样的条件,你看如何”

    朱聿键的话説完。朱平安的心中却是长出一口气。父子两人总算扯去了那最后的面纱,开始将彼此的利益摆在桌面上一一diǎn算了。这倒是让一直纠缠在朱平安心中的那种羁绊的心情消减了不少,无论如何,天家的亲情总是无法与权力相抗衡的。

    “这么説来,孩儿还是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了。是吗”朱平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