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五九 居庸关下(二)(第2/3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能自相残杀那就更好了——父汗英明!”

    豪格在一旁大肆吹捧道,但皇太极的脸色却反而难看起来——这个蠢儿子似乎根本没领会到自己辛苦教导他们的原意,光在这里大拍马屁有个鸟用。

    若是换了别的贝勒早被叉出去,可这偏偏是自己的儿子。没奈何,终究还是要点拨一二。于是皇太极耐下性子,接着儿子的话题道:

    “明国君臣的想法素来诡异,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办,那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我们只能丢出去一个话头作为引子,后续怎么发展,我们也很难干涉。想要有所收获,还得看我们自己。”

    然而豪格却是个粗胚,并没有听出皇太极语气中的不悦之意,依然大声说笑着:

    “上一次父汗也只是丢了个引子,明国皇帝就杀了自己的蓟辽督师。那袁蛮子一死,辽镇马上没了战意,再和我们打时都畏畏缩缩的。这一次听说他们也派人过来了,可到现在都没露面,可见是吓破胆了!那帮蠢货……哈哈哈!”

    豪格大笑了一通,可周围却并无一人迎合。转头一看,却见多尔衮正似笑非笑瞧着自己,那眼神就和刚才自己想看他笑话时一个样。豪格这才醒悟过来,打了个激灵,又赶紧去观察父亲的脸色。

    好在皇太极并未发怒,至少表面上没有,他的细长双目中没有任何表情。直到豪格闭嘴了,方才继续道:

    “他们不蠢,豪格,千万不要小瞧他们。那些明国的大臣们其实一个比一个聪明,幸好他们的武将也很聪明……而在这一群聪明人的头上,还压着一个自以为最聪明的皇帝。”

    周边众人都发出一阵哄笑声,豪格这一次却没动作,直到看见皇太极自己也在微笑了,方才跟着傻笑了两声。

    稍稍调节了一下气氛,皇太极又将话题拉回到最主要的敌人身上:

    “根据抚顺额驸所探,绿皮的大部分人还是留在南方,留在那座岛上。可见他们中也不是所有人都信任明国的。来到北方的这些,想必便是其中主张与明国亲善的一部分。只要这些人中出现损伤,绿皮对明国的态度肯定就会有所变化了。就算不再次反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尽心为明国出力。”

    “大汗英明,听说在明国那里,绿皮原本也是‘四大寇’之一。如今虽然受了招安,明国之中,视他们为贼寇的依然不少。大汗一句话,他们两边就都不得安心……人心不齐,方有可趁之机。”

    旁边多尔衮忽然插了一句嘴,意思与刚才豪格所言差不多,皇太极却看看他,点头夸赞道:

    “墨尔根岱青说得很好,攻心为上。汉人的兵法,还是很值得看一看的。”

    旁边豪格颇有些不服气的撇撇嘴,赌气般的问道:

    “那么,父汗,倘若明国当真送了一颗真绿皮的脑袋过来,我们退不退兵?”

    皇太极嘿嘿一笑,双目眯起:

    “退啊,为什么不退。反正这次也捞得够了,下一次再找个理由过来嘛。而且,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联络绿皮一起动手,南北夹击,夺他明国的江山了。”

    众人一时间都呆愣住,似乎还不太能适应自家大汗的思维跳跃程度。只有多尔衮双目放光,用极为佩服的目光注视着皇太极。

    ——这份视江山如棋局,天下英雄不拘敌我尽可用之,进退自若从容镇定的气魄,正是他一直以来竭力想要模仿,却怎么也学不会的。

    但皇太极只在稍稍显露了一下“王霸之气”后,便又迅速恢复到那个深思熟虑的部族首领身份:

    “当然,明国君臣想来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不能指望再有当初蓟辽督师那等好事平白落下来……汉人的话本中总喜欢渲染这种让别人出力,自己不劳而获的‘妙策’,可真正办过事的人都应该明白:想要好的结果,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