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三八 琼州府的未来(上)(第2/3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其乐的样子。

    尽管短『毛』多次跟他说玻璃茶壶其实不好,用来品茶远不如紫砂壶正宗,但许敬依然坚持用这新鲜玩意儿——紫砂壶外头有的是,玻璃壶可就稀罕了,他整天捧着这东西的原因可不是单纯为了解渴。

    其实就连许敬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这种行事风格还是受短『毛』潜移默化影响——短『毛』干的很多事情在他们这些明朝人眼里都是莫名其妙,画蛇添足的典型。但在真正干出来以后,却又让人非常震撼,而且情不自禁就想去模仿。

    最近的一个实例,乃是从琼州府到白沙港口之间的道随着道桥组的工作成果日益显现,灰白『色』的硬质路面一天一天往白沙那边延伸过去。而通往大市场的水泥路面已经修通,现在每天都有许多车辆在上头来回跑,除了短『毛』的高档四轮马车,当地人自制的驴车骡车牛车之类也不少。

    这种道路本身就已经让当地人很有震撼感了,这个年代最好的道路无非是用石头铺筑,普通用碎石,高档用石板,就是天子御街也不过是最大块,最平整的石板而已。而短『毛』道路却是另辟奇径,用能够凝结成石头的灰泥铺成一整块。这种整块而极少缝隙的硬质路面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利用效率,无论人还是运货,都方便了很多。

    不过最让当地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短『毛』竟然在整条路上设置了路灯!由财大气粗的贸易公司出钱,在这条道路上设置了和大市场内部完全一样的照明系统。

    每天傍晚,以及凌晨,都有专人负责往路边高杆上悬挂或回收玻璃油灯。这种油灯周边是用玻璃片遮挡,还用小镜子反『射』光源,照度极好,而且基本不受刮风下雨影响,是一种非常适合野外使用的照明灯具。每到晚上,道路上处处可见繁星闪烁,远远就能看见一条长长光带将港口与市场联系起来。加上港口旁边新建的一座大型灯塔,以及本就灯火通明的大市场……“玉带绕白沙”已经成为琼州府轰动南海地区的又一盛景。

    而当路灯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在很多当地人看来这简直是发疯了,且不说这一晚上要耗费多少灯油,就是灯具本身也经常会遭遇偷窃和损坏。虽说城管大队破案迅速,已经前后把好几个偷灯贼送去了矿场劳改,但总难免有人抑制不住贪心——类似的野外照明灯具在大市场里头要卖到好几十个银元一盏呢!如今却被短『毛』随随便便挂在路边,就好像白花花银子丢在路上,这不存心诱『惑』人么?

    就连琼州府的新任执政胡雯对于这种夜间亮化工程也是很不以为然的,她觉得这有点超越当前时代了,属于没必要的铺张浪费。但贸易公司总经理茱莉却始终坚持要把亮化继续下去。哪怕灯具损耗和保养的花费始终居高不下,贸易公司也愿意承担这个损失。

    “形象工程是必须的,要让我们海南岛在东南亚诸多天然良港中崛起,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宣传手段!”

    按照茱莉的理论:在结束了与大明帝国的敌对状态之后,海南岛即将获得在东南亚贸易体系中自由发展的机会。但中国东南沿海从来不缺乏良港。广州,泉州,月港这些著名贸易口岸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而海南白沙在此之前一直籍籍无名,若想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那些老牌贸易港,除了优良的货物以外,口口相传的名气也至关重要。

    哪怕那些船长和水手们仅仅是出于对传言的好奇,前来白沙港看一看,这里的货物也肯定可以将其牢牢吸引住,一传十,十传百,海南白沙港在东南亚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自然会飞速提高。

    “我的目标,是要把白沙这边建设成将来东南亚的第一大港口,眼下一点小小破费怕什么。多引几条商船过来,多买些货品,不就什么都补回来了。”

    对于茱莉的野望,同为女『性』的胡雯自是全力支持。而包括李老爷子在内,后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