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黄昏 二 下(第2/3页)  指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他将领也围了过来,伏在书案边,对着图纸翻翻拣拣。黄崖洞兵工厂所设计,著名的“七九”式和“八一”式步枪被翻到了一边,除了上面的刺刀,没有人能认出这东西的作用,哪怕文天祥在图纸上已经标明了配件和各零件的比例,并代换成了宋代尺寸也不行。

    “这个,我不认识,你呢”

    “这个,我也不认识,好像是北方人家用的火灶”,邹洬的副手,素有儒将之称的黎贵达推开杜浒递过来的图纸,xiǎo声回答,“这个,与作战有关么”

    “这个,我不知道”。箫明哲拉拉他的袖子,示意他説话xiǎo声些,别太让丞相难堪。

    “这个,咱没见过,咱是老粗,读书少”

    月光缓缓从窗前移过,文天祥感到自己的血一diǎndiǎn变冷。不过刹那间,满怀希望又成绝望,只有一颗心未死,倔强的痛。

    迫击炮的图纸被翻了过去,黄崖洞兵工场的重大发明,脚踏土机床的图纸被放到了一边。文天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梦中那些兵工厂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一一被诸将堆到了案角。

    毕竟,他们没和我做一样的梦,估计,还不知道火炮为何物吧。大宋右丞相苦笑,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拉出去,让赵时赏冲着他们的脑袋狠狠地砸一下。可惜,赵时赏已经不在了,他的人头,至今还挂在赣州城墙上

    就在他即将崩溃的时刻,终于听到了一声天籁般的回应,书吏萧资拿着一张图纸,兴冲冲地叫了起来,“这个我认识,知道有人会做”。

    “是么”,文天祥心中一喜,如溺水之人见到稻草般,迫不急待的冲过去,从箫资手中接过图纸。

    那是一张简易地雷的制造示意图。这种土地雷的制造过程极其简单,不过是一个石头雕成的罐子,塞些火药,装上简易引火装置。击发时还需要有人专门去拉引信,属于民兵专用的抗日产品,黄崖洞兵工厂只把这种东西作为给地方游击队培训技术人才的示范品,从来没功夫生产它。

    箫资接下来的话,让文天祥的梦想彻底破灭。“这是火流星,守城时用得着,里边放上巴豆,砒霜,还有火药,diǎn燃了用绳子甩出去。据説很厉害,失传多年了呢”。

    “噢”,诸将恍然大悟,佩服地对着箫资连连diǎn头,到底是丞相身边的人,懂得就是多。

    文天祥突然感到倦,想睡去,永远不醒。没希望了,大伙估计连梦溪笔谈都没看过。梦里的文忠在少年时,曾经説过,中国自古以来,技术发明得多,普及得少。对照现在的情形来看,果不其然。

    “也许,这个能用,如果用精钢做弓,好像比神臂弓还强横些,并且,现在我们也没有制弓的那六种材料”,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听在文天祥耳朵里,如同梵唱。是杜浒,这个跟随了文天祥多年的世家子弟终于从一大堆图纸中翻出一张,指diǎn着説道。那是文忠记忆中的一种弩,文忠在中央大学学习机械时,根据秦弩和欧洲弩的优diǎn综合设计而成。本来想作为一种打猎用具生产出来卖给乡民,没等他的愿望达成,日寇大举入侵,这个图纸就此搁置。前些日子文天祥疯狂画图,不xiǎo心把它也描了出来。

    欧洲弩以钢为臂,有罩门,无铜廓。易上弦而不易击发。结合中国弩箭工艺中的扳机技术后,比起宋时用的弩,的确是个技术上质的飞越。

    “我们到哪里弄钢啊,现在,弟兄们手里,连刀都找不齐”,潭州义军首领张唐瓮声瓮气的回答,再次打断了文天祥的美梦。他説得全是实情,空坑溃败后,各部残军在这里,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像张唐麾下这种义军,空有一腔报国热情,连精铁打造的武器和铠甲都凑不齐,更不用説钢。

    “临上山时,山下的几个弃家逃难的大伙送了我们些带不走的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